“烤”一年辛劳 迎“金”色丰收

“烤”一年辛劳 迎“金”色丰收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8 11: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暑气未退的陕州大地,从麦浪滚滚,到金叶飘香,迎来了又一轮丰收,烟田里影绰忙碌的身影,汗水与喜悦的交织,绘成了一幅“劳有所获,心有所居”的灵动质朴画面。

“今年光景不赖哩,干一年算是盼来了好收成”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烟农来说,烟叶收成是他们的关切事儿;对“守土有责”的烟草企业而言,如何让“丰收在望”真正成为“丰收在握”,就是“必答题”,而成熟烟叶采烤则是绕不开的“必选项”。

图为李村、东凡烟田烟叶长势喜人

采收是关键,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深刻认识“地里长得是烟叶,采收上来才叫收成”的道理,特别是近期强对流天气频发,降水集中,病害、雹灾等风险较大,为了能够尽快帮烟农“落袋为安”,在加强与气象、应急部门紧密联络、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的同时,通过田间指导、会议动员、入户宣传、“技术小课堂”、“站长开讲”等多种方式,大力深化广大烟农成熟采收、及时烘烤的认识,引导烟农积极动起来,广泛干起来,迅速在全区掀起采收热潮。

为有效跟进采收进度,以站点为单位,实行日汇报、周汇总机制,与包村制度有机结合,通过现场采集数据、填报进度表等,及时有效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动态调整、灵活调度提供支撑。

“只有往地里走一遍,看看采收了多少,心里才踏实”在位村家庭农场的地头上注目连片烟田,张茅烟叶收购点点长杨峰“时时放心不下”。

分类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啃下这块儿“硬骨头”,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综合评估辖区内烟农采烤能力及田间鲜烟生长情况,要求各站(点)当好“前沿哨”、耕好“责任田”,坚持“叶位+++叶龄+成熟特征”三结合,将下、中、上部叶区分开来,并严格按照分类编杆、装炕,同杆同成熟、同棚同成熟、同炕同品种的“二分三同”鲜叶分类(优化)装炕要领,逐户到人宣传到、指导会,算清用工、时间、效益“三笔账”,特别是从烟农普遍关心的用工成本来看,鲜烟分类投入2个工,烤后分级就能减少3个工,用实打实地降本增效扭转烟农“惜烟”心理,为深化鲜烟分类落实打开了局面、赢得了主动。

着眼工作闭环打造,该分公司持续加强检查考核,组建专项工作督导组,推动运行三级考核,形成“公司-烟站-烟农”层级管理模式,营造齐抓共管工作氛围,确保鲜烟分类落实、落细、落到位。

烘烤是核心,作为“采、运、编、烤、存”流程中的“高精尖”环节,智能烘烤伴随电能烤房建设,已在陕州辖区生根发芽,烘烤过程可视、温湿度可控大大提升了烟叶烘烤的质量效率。

“这可是个大宝贝,自控仪点一点、‘小窗户’看一看,就能烤出金灿灿烟叶,真是省心省力,比老式炕房可节省不少时间,黄烟率也升了不少”,今年培训上岗的烘烤师看着眼前的电能烤房感慨颇深。

随着张茅“第一炕烟”的新鲜出炉,陕州的烟叶烘烤“第一枪”打得响亮,金黄的烟叶让一年的付出有了回报,丰收丰产成为最美注脚。

图为陕州“第一炕”烤出片片黄金叶

截止目前,在下部不适用烟叶全面优化处理到位的基础上,全区已累计装炕626炕,烤出105炕,预计9月底前大面积采烤结束。

“烤”一年辛劳,迎“金”色丰收,下一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将再接再厉,狠抓烤房利用率、满载率和周转率,科学把控采烤节奏,扎实推进在站专业化预分级,全力做好收购准备,让烤烟“金叶子”鼓起咱烟农的“钱袋子”。(侯捷)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