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一约五会”新风尚 文明乡风进万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8 09: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28 09: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婚事要以祝福为主,要丰简适宜、经济实用,不能为了一点面子就铺张浪费,给家庭增加负担……"近日,随着暑期结束,国庆、中秋等佳节临近,谢师宴、喜宴等宴席较多,西平县各村、社区纷纷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的道德评议会。村民们代表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通过探讨商定了关于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彩礼及升学宴等新倡议,并共同推选出道德模范和好人好事代表人选。

一"约"五"会"  乡村换新颜

近年来,西平县积极探索实践"一约五会"的治理模式,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召开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商讨符合各村村情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实施"积分制"管理方案,动员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发挥带头作用,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村级事务纳入积分项目,有效激励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文明乡风建设扎实推进,乡村面貌和风气焕然一新。

村民李翠英是西平县柏苑街道郝刘社区一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听说村里召开道德评议会,腿脚本不太好的她总是坐着轮椅来到现场。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李大娘感慨地说:"我腿脚不好,但是村里每次道德评议会我都参加。如今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通知我们老党员,我们也积极参与,村里有什么事儿,大伙都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来商量解决,看着村里的环境越变越好,邻里间矛盾也越来越少,日子是越过越舒坦,我们这些老人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评选+表扬  显榜样力量

西平县积极推行"一约五会"制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道德评议会评出道德模范,议出文明好乡风。据了解,各村每季度召开的道德评议会,都会把村里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村民间的文明言行、和谐故事等在道德评议会上进行表扬,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并通过红白理事会,对近期的婚丧嫁娶做出指导。

"西平县不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各项举措的实施,村民们的文明意识大大提高,并逐渐养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村民都特别注重自家房前屋后及村里的公共卫生,改善了人居环境。闲暇时间也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如探望孤寡老人、照顾留守儿童、帮扶残疾人等,让村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在婚丧嫁娶方面,红白理事会、村民大食堂等举措,减少了很多铺张浪费。通过移风易俗,让村民真正得了实惠,形成了良性循环。"县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下一步,西平县将继续以"一约五会"制度为抓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宣传、评选、表扬群众身边的榜样,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励、鼓舞群众。通过榜样力量的带动,让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引路灯",以良好乡风浸润人心、凝聚力量,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