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科技赋能助夏管 智慧农业保丰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7 14:4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27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粮食要丰收,夏管是关键。连日来,河南信阳淮滨县各乡镇积极抢抓晴好天气,全面开展夏管作业,确保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8月26日,走进淮滨县王店乡宋营村的4400亩高标准农田内,田间绿意浓浓,禾苗郁郁葱葱,水稻株株发育良好,成片的水稻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稻田上方数十架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一道道白色喷雾从无人机中喷洒而出,均匀地洒向稻田。

“当前水稻正处于孕穗期,也是后期生长的关键期,由于近期高温雨水天气频繁发,水稻很容易滋生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稻纵卷叶螟高发,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淮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振旭介绍说。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无人机喷洒不仅工作效率高、肥药用量少、作业成本低,还能实现航程无缝隙全覆盖,减少重复作业,大大提高了植保质量和效果,促使夏管工作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生态化。

“宋营村通过整村土地托管,实现小田变大田,土地耕种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耕作。特别是在水稻病虫害高发期,通过‘一喷三防’飞防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明显,省时省力省成本。”王振旭说。

在芦集乡张楼村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内,多个田间观测站通过遍布田间地头的传感设备,实时向控制中心传回周边水稻的土壤、气候、虫害等数据,当地农事智慧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张洋正通过物联网管理系统对稻田的病虫害情况进行监管。

“看,这就是我们对田块实施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其中包括虫情测报,田间小气候、生态监控等多项监测功能。只用坐在房间里,通过物联网平台数据科学分析、统计施肥和浇灌面积,推荐符合作物生长需求的灌溉、施肥和施药标准,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自动实施喷灌施肥。过去管理靠经验,现在我们靠科技、靠智慧。”张洋如数家珍。

去年以来,淮滨县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规模38.29万亩,其中芦集乡率先开展农田新基建,打造“科技范儿”十足的高标准农田8.1万亩,土地平整、田亩相连。相对传统的田管方式,物联网监管系统深受当地众多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青睐。

“三分种,七分管”,夏管是全年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秋粮收获的重要节点。如今,农业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得到应用,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让农业生产变得越来越轻松和高效。近年来,淮滨县充分发挥机械化、科技化、智慧化优势,高质量、高标准、精细化抓好大田作物夏管工作,呈现出苗情好、抗逆强、势头旺的喜人局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