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日均发送货物1076万吨,同比增长3.1%,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中国经济网)
物流不仅是货物和信息的流动通道,更是经济活动的催化剂和连接器。通过降低运输风险、提高运输效率,铁路物流市场呈现出的良好态势,滋养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消费末端。
一个点,走出物流金融新服务。铁路货物运输往往与量大、距离远等关键词挂钩,但对于货主而言,虽然铁路运输费用总体可控,但货物资金回款往往周期长、效率低,这不仅占用了货主的大量资金,更延长了一次交易的周期,降低了物流周转效率。面对货主难题,铁路部门联合建设银行推行“铁路运费贷”金融服务,并在武汉、南宁等地开展试点,而由国铁成都科创公司参与研发的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企业资料、物流信息与银行数据共享,在推动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上起着关键性作用。数据显示,自“铁路运费贷”推行以来,已有超400家企业成功获得了银行授信,累计额度超过142亿元。一次创新、一次试点,“铁路运费贷”成功打通了物流运输发展的“堵点”。
一条线,实现跨境物流高效率。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真金白银”。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基础上,铁路部门发挥综合保税区优势,在“都拉营铁路物流港+贵阳综保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高效联动下,外贸企业货物出关集装箱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均能实现一站式服务。“1+1”的背后,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更让企业时时省心、处处放心。以贵阳国际陆港为例,截至7月31日,贵阳国际陆港累计开行班列957列,直达全球144个国家及地区。黔货出山,不仅打破了地形地貌的制约,更打通了跨境物流的新模式,为持续构建“一港多区”的铁路运输体系提供了参考经验。
从中欧班列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部门因地制宜服务物流运输;从“一单制”到“铁路运费贷”,铁路部门在探索“铁路+金融”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从点到线,连线成网,在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过程中,一张铁路物流运输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蒲诗琴、吴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