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穿梭畲乡音韵,景宁推普实践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穿梭畲乡音韵,景宁推普实践行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0 17: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正音雅韵”推普暑期实践队,于7月10日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深入开展普通话调研活动,期望能直观感受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为后续精准施策、高效推进普通话普及及提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做到“接地气、知民声、促普及”。

到达景宁之后,调研小组成员按计划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关于普通话的问卷调查与当地居民的访谈,深入了解当地居民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学习来源以及学习意向;另一组则负责宣传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app,希望通能过此举加大普通话的推广力度。

调研小组:倾听每一份声音,记录每一段故事

夜幕低垂,调研小组的成员们手持准备好的问卷,穿梭于景宁的大街小巷,走进商铺、商场、社区,与当地居民展开了交深入的访谈。问卷中细致全面,关注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与场合与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及遇到的困难。昏黄的灯光下,是团队成员们耐心倾听、认真记录的身影,是“正音雅韵”团队挺膺担当的生动写照。

在访谈中,一位年长的居民感慨地说:“我们小时候没条件学普通话,现在虽然听得懂一些,但说起来还是费劲。”也有不少居民表示愿意学习普通话,他们认为掌握普通话能够拓宽交流范围,现在各个岗位都需要会普通话,学会普通话能提升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孩子未来的教育。但同时,他们也反映了一些学习上的障碍,如缺乏系统的学习材料、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等。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未来的语言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推广小组:打破传统媒介,为语言文字推广锦上添花

与此同时,另一组的成员们正忙碌于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app(简称“语博”)的推广工作。他们身穿统一的实践队服,手持宣传册,耐心地向过往的行人介绍这款由国家语委推出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语博APP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现场演示中,大家纷纷被其互动性强、内容全面的特点所吸引,不少人更是当即下载试用。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是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打造的多类型多模态的语言文化数字资源。内部设有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资源版块,方便用户轻松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有趣体验语言智能成果。

队员们耐心地向居民们介绍,通过语博APP,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既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可以让不同群体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好普通话,助力推普工作顺利开展。

借助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让语言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正音雅韵”团队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的瞬间。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景宁畲乡的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尽自己的所能挥洒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他们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通讯员 董婷婷 张译文 陈炫妤 赵宇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