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洛宁县检察院围绕“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如我在申”的工作态度,通过深化职能单位协作、加强内部一体履职、多元化救助等工作,化解困境群众的燃眉之急,以法治“力度”守护民生“温度”,促进平安和谐社会创建,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协作联动 提升司法救助力度
该院搭建协作联动平台。该院结合办理的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弱势群体司法救助案件,认真总结案件背后的原因、规律特点,先后联合发改委、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会签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协作机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协作联动机制等多项机制,搭建司法救助协作平台,实现司法救助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措施共举,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都能及时纳入救助轨道。目前共开展会商研判2次,相关职能部门向该院移送司法救助线索2件。该院长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为解决司法救助资金不足等问题,该院积极与县政法委、财政部门沟通联系,筹措司法救助经费,为司法救助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该院结合工作实际,对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其家属及时评估,缩短审批时间,及时给予救助,切实提高司法救助案件质量和办理效率。今年争取到10万元司法救助资金。该院构建多元救助格局。积极与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沟通协调,将经济救助与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相结合,有效解决救助主体和救助方式单一的问题,努力构建以司法救助为主,法律援助、心理帮扶为辅的多元救助格局。今年以来,与多部门协作办理综合司法救助案件8件。
一体联动 提升线索办理质效
该院立足全院“一盘棋”格局,建立一体化融合履职机制。以控申部门主动获取司法救助线索为主、各业务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为辅的内部协作配合机制,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办案各个环节,推动各部门在办案过程中积极摸排司法救助线索,做到一体化融合履职。依托内部联动机制共收集司法救助案件线索4件,经审查后,均予以救助。同时,该院严格线索审查核实,对移送的司法救助线索,联合承办检察官进行实地走访,深入实际情况,做好详细的询问笔录,为依法严格把握救助条件、救助标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增强群众对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检民”互动 提升司法救助温度
该院注重宣传引导。在信访接待过程中,主动告知检察机关司法救助机制,积极挖掘涉法涉诉案件中的司法救助线索。利用一体化流动检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将国家司法救助相关政策法规、救助对象、申请程序材料、救助成功案例等向群众宣传,全力提升社会知晓率。今年以来,共开展司法救助宣传9场次。同时,该院建立回访机制,坚持定期回访,动态跟踪,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形式,动态跟踪记录救助对象家庭生产、生活等情况,做到“一次救助,终身关怀”。今年以来,共对8名救助对象开展回访,通过回访积极帮助解决心理、就学、就医等问题,巩固司法救助实际成果,进一步化解了社会矛盾,不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检察为民。(图/雷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