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兴:聚焦“水域滩涂”“一件事” “增值”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博兴:聚焦“水域滩涂”“一件事” “增值”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6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维护水产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山东省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秉持“一件事”“一次办好”理念,创新探索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有效激发生产经营主体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打造审批赋能乡村振兴博兴样板。

一、创新服务模式,“三个一”破除水产审批梗阻

坚持系统思维,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打造“一件事”服务、“一站式”审批、“一张表”申请,助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更好更方便。

一是部门协同,打造“一件事”服务。紧紧围绕“一件事一次办”的任务目标,经多次与县农业农村局、县渔业中心业务对接,制定《设立南北美对虾生态养殖“一件事”》实施意见,将公司设立登记、水域滩涂养殖许可、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等关联事项整合形成水产养殖“一件事”,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勘验时间和次数,把2次现场勘验压缩至1次,简化环节60%以上。

二是窗口整合,推进“一站式”审批。秉持“一次办好”理念,将多个业务办理窗口设置在一处,实行“综合窗口申请、部门环节合并、受理材料共享”的“一站式”联动审批,破解以往水产养殖许可相关业务办理跑腿次数多、时间长等问题,企业群众只需跑一次腿,便可实现关联事项同步办理,办结时限由原来的45日压缩至12日,审批提速70%以上。

三是流程再造,实现“一张表”申请。通过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后台分流、同步办理、一次办好”的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便捷“一张表”申请。即改革后,并联办理2个事项,只需1张申请表单,1份办理材料,发放2张水域滩涂养殖证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精简材料50%以上。比如,水域滩涂养殖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的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2个整合压缩至7个,纸质申请材料由2份减少至1份。

二、优化办事体验,“一二三”提升水产服务能级

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挥专业帮办团队优势,坚持靠前服务,打造水产养殖审批“无盲点”办理,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一是智慧赋能,搭建全流程审批“一网覆盖”。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网,搭建申报专栏,上线水产养殖“一件事”审批事项,企业群众足不出户进行申报。材料申报后,通过微信远程勘验,实行云预勘和云指导服务,云预勘通过后再进行现场勘验,保障现场勘验一次通过率95%以上。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业务办结后将相关信息通过“审管联动”平台推送至监管部门,及时解决协同监督管理、风险评估、深层次合作等问题,推行“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打造完整统一的事前、事中、事后审管体系。在全市率先投用“审管互动”系统,系统与省“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等平台数据实时交互对接,实现审批结果和监管信息“双回路”。将监管环节引入审批过程,与渔业中心、农业农村局等监管部门固定联络员,定期进行信息推送、认领和沟通协调,确保不漏发一块水面、不错发一块水面。2024年以来,共推送审批信息300余件次,做到既催生审批“加速度”又让监管执法“不缺位”。

二是服务升级,推出全覆盖水产“两证联办”。为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和水产苗种发证登记,着力破解水产养殖主体办证远、办证难等问题,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托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团队,为县域内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集中上门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实现“两证”同步申请、同步受理、同步勘验、同步公示,确保水产养殖手续足不出户、一次办好。目前,博兴县“两证”联办模式已开启,计划在乔庄“对虾节”期间全面推广。另外,为解决养殖户测绘界址图难的问题,经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积极联系第三方测绘机构,将全县适合养殖的水域滩涂影像图及坐标进行统一绘制,形成了“县域水域滩涂界至图数据库”,新办证养殖户可直接在现状图上标注,平均为每个养殖户节省费用500余元,节省时间2天。

三是帮办代办,实现全县域服务“三级联动”。创新打造了县级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跨部门合作、多部门联动。依托“流动审批服务车”与帮办代办服务队三级延伸服务触角,为水产养殖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流程、材料申报、表格填写、资料上传、复印打印等业务的帮办代办。农林水“红色帮办”队伍,统一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预约、业务咨询、远程帮办、诉求反馈等咨询引导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听市民来电400余个,群众满意率100%。

三、构建长效机制,“四方面”巩固水产改革实效  

聚焦常态长效推进水产审批改革,创新建立部门联动宣传带动等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一件事”服务惠及更多企业,激发生产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建立政企会商机制。建立政企长效会面沟通机制,印发《博兴县寸心会客厅“政企面对面”活动方案》,以茶会友邀请企业家进行“心贴心”深入交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参与,现场决策,及时转办,定期调度推进方案落实。成立水产养殖办证工作领导小组,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统筹推进、沟通协调和督促指导,乔庄镇水产办按照职责分工及业务特点,协同配合,负责实施和落实。实行多方会商制度,定期开展会商会议,联络专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高效沟通解决业务协同办理、平台系统建设等问题。今年以来,开展“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会10次,收集企业需求52条,已办理完成51条。

二是建立联合勘验机制。会同县渔业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镇(街道)水产站深入水产养殖企业、合作社开展摸排调查、现场实地勘察,准确了解全县水产养殖水域面积,核实渔业养殖水面土地性质,依照法定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与水域所在地的村干部及村民交谈了解经营者身份、养殖面积、养殖方式、界址、位置等信息。截至目前,累计摸排调研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面积3166.5公顷已实现联合勘验20余次,切实做到依法办证。在摸排调研过程中,将县域内村民水产养殖户的养殖品种、面积、合同年限、流转情况及联系电话等情况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填好摸底调查表,形成规范统一的调研档案,为后续水域滩涂养殖证办理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水域滩涂档案200余册。

三建立政银合作机制。 针对乔庄镇对虾产业已在当地已很成熟,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的情况,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博兴县农商行经过多次协商,依托博兴普惠金融超市、农村商业银行入驻县政府中心优势,加强与渔业服务中心、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对依法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且养殖符合相关规定政策的经营者,由农林水务服务股工作人员介绍“兴博共富贷”“对虾贷”政府补贴贷款有关信息,做好水产养殖政策性金融工具的精准推广,助力解决中小水产养殖企业的融资难题。该产品随借随还、利率优惠,能充分满足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日常经营需求,目前,博兴县水产养殖面积8.5万亩,从事水产养殖和育种企业50余家,依法办理该两项许可的企业30家,通过政银合作帮助150户养殖户贷款6600万元,解决了养殖户的眉燃之急,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发证登记对于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养殖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办理养殖证的积极性。组织媒体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以及志愿服务队进大集下乡下等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水产养殖办证宣传工作。截至目前,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稿件30余篇,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宣传1000余人次。提升水产养殖办证知晓度,全力打造主动服务政务服务品牌。(图片由山东滨州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