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门前,阳光透过古老的树荫,洒在孩子们的脸上,映照出他们身着汉服的小小身影。十几个孩子,年龄从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不等,在浙江三建首届同心同行暑期托管班的组织下,兴奋地走进了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眼前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他们爸爸妈妈辛勤劳动建设的成果,孩子们对此充满了自豪感和好奇心。
二年级陈芊桦的妈妈,作为建设团队的一员,站在孩子们面前。她温柔地拉着孩子们的手,介绍德寿宫的历史和文化。“孩子们,这里就是南宋德寿宫遗址,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它的重建付出了汗水。”陈芊桦的妈妈声音里带着自豪和温情。
郑笑妍,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阿姨,这里真的都是我们爸爸妈妈建的,我感动非常自豪。”“是的,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博云是个活泼的小男孩,他蹦蹦跳跳地在各个展区穿梭,不时地发出惊叹。“哇,这个宫殿好大啊!听妈妈在家里说起过德寿宫,原来这么壮观!”博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
孩子们在博物馆里走走停停,观看着精美的文物,听着讲解员讲述的每一个故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惊喜,仿佛在这些古老的文物中,看到了爸爸妈妈辛勤工作的身影。
“孩子们不仅参观了一个博物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和对历史的热爱。”据浙江三建工会负责人介绍,通过这次研学,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三建是一家建筑国企,在杭州建造了不少地标性建筑,孩子作为“建二代”,通过实地参观、研学,也是让他们了解历史,欣赏建筑、尊重文化。”
历时45天的浙江三建首届暑托班即将迎来尾声,此次“走进德寿宫”户外研学活动是“走出去”教学模式的生动体验。孩子们带着在课堂了解的各种有关德寿宫的知识,走出教室,用脚步丈量知识的广度,用画笔记录宋韵的风采,用心灵感受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