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驶者”实践团赴津南区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助农驶者”实践团赴津南区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15 1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激励青年服务于农村当地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天津科技大学“助农驶者”实践团于7月28日、29日赴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主产区及周边村庄开展下乡实践。

历史回响,文化深耕——小站稻的代代相传

首先,实践团来到小站稻作展览馆,深入了解小站稻种植历史与天津稻作文化。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前期调研与参观研学,了解到小站稻是天津市津南区的特产,凭借其“香、黏、弹、筋、甜”的特点入选为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小站稻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世代农人的精心培育下,孕育出独特的风味与品质,成为撬动津南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点。

实践团成员从讲解员的介绍中,认识到色泽均匀、颗粒饱满、清甜细腻的小站稻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更意识到小站稻历史悠久,在当今津南区的发展中更是发挥重要作用。早在民国十四年,就是中国华北地区最早的稻作研究基地。如今,小站稻更是衔接津南区三条农业产业链中的“重头戏”。接下来,实践团将剪辑相关视频在多平台开展矩阵式宣传,发挥青年力量,促进天津稻作文化的传播,助力小站稻产业的发展。

绿意盎然,稻香四溢——种植基地的生动实践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小站镇及北闸口镇的小站稻种植基地。烈日炎炎下,实践团成员认真观摩记录小站稻新品种并深入田间地头清除杂物。实践团成员也从农田管理人员热情洋溢的介绍中,了解到当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作物种类及主要品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小站稻种植基地经过科学选育、品质卓越的小站稻新品种,如“金粳818”“金稻939”等,不仅产量高、抗性强,更以其软糯香甜的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未来,实践团成员将开展研学宣讲活动,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与研发小站稻种植的模拟游戏,为青少年宣传科普先进培育技术与种植技术,将科教兴农的种子播种在青少年的心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品牌引领,产业振兴——小站稻的新时代征程

实践团还与基层村委村干部开展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到津南区为宣传小站稻文化、振兴小站稻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开展研学教育、生态观光等农业休闲旅游活动,打造出“寻源稻乡游”“秋香‘稻’津南主题游”两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践团准备联合当地村庄策划特色小站稻文旅宣传活动方案,辅助当地开展稻作文化节、音乐节等新形式文旅活动,共同完成小站稻品牌建设与文旅振兴的新征程。

展望未来,青春助力。面对小站稻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助农驶者”实践团的成员们深感责任重大。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开展科普宣讲,策划文旅活动,为小站稻的进一步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卢昱臻、王欣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