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湖湘新青年”社会实践队以“返家乡”形式在溆浦县推普

怀化学院“湖湘新青年”社会实践队以“返家乡”形式在溆浦县推普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13 14: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怀化学院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牵头召集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邵阳学院等8所高校的溆浦籍“湖湘新青年”,于2024年7月12日至8月11日以“返家乡”形式在溆浦县开展此次活动。团队以专业知识素养为引航,以提升实践技能为导向,聚焦农村地区、聚焦少数民族、聚焦乡村儿童三大主题,实施系列“推普+”行动。

播撒语言种子 深耕文化沃土

一段段关于语言、文化与梦想的深刻对话正在展开。在桥江镇中学,实践团与孩子们一同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绿树成荫的灵翠山公园成为了实践团的自然教室,孩子们在这里齐声朗诵经典篇章,朗朗书声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教育画卷;在屈原社区,实践团通过绘画和趣味教学,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历史典故,绕口令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在欢笑间加深了他们对语言艺术的理解,激发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

共筑语言桥梁 共绘成长蓝图

为深入关怀乡村儿童,实践团分组展开家访行动,旨在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推广普通话。实践团成员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环境,分享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表现,嘱咐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家务、强锻炼。同时,鼓励家长关注并参与孩子的普通话学习、心理健康状态,实现家校协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课堂,家人的支持陪伴是孩子学习的温暖力量。相信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播撒普通话的种子,让普通话成为乡村孩子走向世界的桥梁。

绘制语言地图 追寻红色记忆

实践团成员皆为本地学生,这一优势使调研工作成效显著。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对哑塘、大潭、刘家渡等地普通话普及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程度、存在问题及居民学习需求,绘制语言地图,关注民族地区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为推普工作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团队在卢峰镇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感受历史与时代的变迁;在灵翠山公园领略生态之美,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向警予纪念馆和舒新城故居,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扎根发芽;在统溪河畔邂逅辰河阳戏,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在龙潭推普促交流、助振兴、传文化、聚民心。

共扬民族风采 共织团结锦网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和艺术语言能力,是实现享受精神生活和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各民族之间情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基固本。

溆浦县有28 个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逐步形成兼收并蓄,雅俗纷呈,光彩美丽的地域文化形态,创造出了独树一帜,异彩纷呈的民间民俗特色文化。实践团借推普之机走进苗族、瑶族、土家族等村落,与当地居民同劳作、共歌舞,编织团结之网,尊重不同文化,感受民族文化魅力。苗绣的精美、辰河阳戏的灵动、瑶族舞蹈的热烈……为推普行动增添了绚丽色彩,也在受众心中播下团结的种子,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贡献力量。

实践厚植爱国情怀,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实践活动是湘籍大学生以青春之我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集中体现。下一步,怀化学院将继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推普形式,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陈湘渝 胡媛 肖扬 肖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