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规划、精准联络、紧密对接……近日,洛阳市洛龙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里,几位工作人员正围绕即将到来的"818人力资源日"活动进行讨论规划,"依据辖区企业发展及用工需求,此次活动包含招揽人才宣讲、助企发展、劳动法规宣讲等多个内容版块。" 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企业和求职者诉求精准施策,下足'源头功夫' ,城区'就业活水'才能稳流长流!"
"云上"服务,助力盛夏就业开启"清凉模式"
近日,洛龙区"'就'在盛夏 '职'面未来"线上专场招聘会直播间内,企业hr与求职者"打成一片",根据直播间中的各种就业疑问,线上解答并进行岗位推介,在随后开讲的线上人社小课堂中,主播聚焦劳动权益保障主题,普及相关劳动政策,进一步增强求职者和企业的法律意识。
"7、8月份户外气温高,天气情况不稳定,线下招聘会的开展受到限制,区人社局结合辖区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等问题,围绕居民求职热点,组织开展 '就'在盛夏 '职'面未来系列招聘活动,将招聘服务送至居民身边。"从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了解到,系列活动主要涵盖岗位信息推荐、线上招聘会、直播带岗、专项精准推送、云上"人社课堂"等版块。辖区人社部门每周收集用工岗位信息,通过各级微信公众号、社区就业服务信息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搭建线上求职平台,针对"毕业生就职""大学生暑期兼职""技术工种人才就业""女性求职"等不同种类需求,开启"点对点"岗位推送……一系列精细化举措在各类线上平台相继实施,有效增强线上就业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度,帮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定制化"就业服务,进一步缓解企业招聘、用工、留工等问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70家企业参与该系列活动,线上发布岗位4500余个,投递简历超过8000份,以线上平台为依托,实现辖区各类型人才与企业的高效、直接对接。
"滴管式"服务,家门口的"就业红娘"
小区门口的就业宣传栏中张贴着最新的企业招聘海报,业主群中有网格员定期推送招工信息,想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就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就业创业窗口……近日,太康东路街道光合城社区居民杨洁在街道社保所负责人梁景志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辖区居民创业补贴政策。"这两年我们好几位邻居通过家门口的这些就业服务找到了工作,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杨洁表示,自己已经在街道、社区人社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虽然没有经验,但洛龙区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服务让人很安心,我自己在帮助下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杨洁满怀信心。
小小社区窗口就是群众身边的就业阵地,社保所负责人、社区网格员变身"就业红娘",将就业创业平台搭建在居民的家门口……"这是洛龙区在辖区就业服务中长期实施的'滴灌工作法'。"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河南就业"信息系统,洛龙区已实现省、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就业创业工作相关资料手续可实现网上办理,居民可就近享受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充分推进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前移,把企业用工信息覆盖至小区物业,在全区14个镇(街道),157个村(社区)设立就业创业窗口,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利用小区业主群、物业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广泛发布招就业信息,实现"月月有招聘、日日有招聘",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种类丰富的就业创业服务。
高频次招聘会,就业服务"稳"字当先
"文旅热潮当前,妆造师、摄影师、讲解员等岗位需求量增多……"近日,面对即将到来的"金秋求职季",区人社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正认真进行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针对辖区居民构成特点、求职意向、企业用工需求等,对入场企业进行筛选,并对现场服务功能区进一步细化。
"招聘会不能仅仅只关注'招聘',全方位的服务与咨询是保障居民顺利择业就业的基础。"据悉,今年,洛龙区人社局组织开展的线下招聘会均设置了丰富的功能区域,除企业招聘区外,政策咨询、直播带岗、技能培训、法务咨询等功能被"打包"引进,全方位服务贯穿就业前后期,一站式解决居民从掌握技能到正式上岗过程中的所有疑问。
同时,多场"专项"招聘会的开展,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奉上"更加精准对口的招聘服务。"大学生就业、女性就业、专业技术人才就业,不同类型人才诉求各不相同。"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洛龙区已组织开展"企业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专项招聘活动,帮助不同类型求职者快速匹配岗位,大大提升招聘效率。
据悉,目前,洛龙已依托"就业援助月" "春风行动" "送岗进社区" "大学生就业节" "青年就业专场直播带岗"等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直播带岗招聘活动37场,平均每月有超过5场招聘活动在辖区进行,累计参与企业27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需求近12000个。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具有辖区特色的就业保障服务,是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有力抓手。"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后,将持续依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在辖区深入推进"定制化"招聘服务的开展,打造融合综合招聘、社会送工、校企对接、技能培训等多位一体就业服务链,确保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图片/姚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