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发展,以人为本,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
今年以来,山东潍坊安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工匠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在教育培养中的传帮带作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挖潜力、增优势,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打造了一支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图为烟站科副科长(右)与烟站技术员传帮带,指导采收成熟度要领
师带徒传薪火,是技术的接续与传承
脱离了主业主责,事业发展将一事无成;离开了工作现场,技术落实将无从谈起。唯有聚焦主业主责,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把技术措施落实到工作现场,把技术提升贯穿到师带徒中来,方能形成传承技术、接续发展的生动局面。
“今天咱们请技术员吴希瑞为我们烟农讲解不适用烟叶处理的好处。”近日,在安丘市官庄镇草坡村南的烟田里,官庄烟站副站长刘玉伟向前来学习的多名烟农说道。
“不适用烟叶处理是近年来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任务的要求,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处理不适用烟叶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便于烟田通风透光,有利于烟株开秸开片;二是便于省工省力省钱,如果将病残叶和没有烘烤价值的烟叶烘烤,采收绑杆需要用工,装炉烘烤需要用煤用电,后续的卸炉、初分还需要用工,假如烤出来的烟叶没有质量、换不着钱,那对我们烟农而言就是损失。”吴希瑞娓娓道来,“下面,再让吴安源根据他的理解跟大家讲讲。”
“咱们烟农种植烟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多换钱。多换钱有两条路径,一是提质增收,通过优质适产,通过提高烟叶的质量特色和等级纯度来烟农植烟效益;二是减工降本,各项投入做减法,对没有产出或者产出效益不大的投入,我们要尽量减少,把这部分不适用烟叶及时处理在田间,一则透风透光好,为烟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产出的烟叶质量自然就好;二则把这一个环节做到位,就能减少后续绑杆装炉、卸炉初分等环节的用工,减少了无效投入,这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原来,吴希瑞从事烟叶生产工作时间长、业务技术水平高,而吴安源从事烟叶生产时间相对较短、业务水平急需提高。于是,官庄烟站安排吴希瑞与吴安源进行师带徒结对,通过一个个生产环节的紧跟学习,通过一次次培训实践的历练成长,吴安源的业务能力和培训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
“老吴讲得专业性强,小吴讲得通俗易懂,两个人各有特色,但关键在于我们广大烟农能否真正重视、切实落实。只要把这些技术措施细致落实到位,我们的烟叶质量特色和烟农植烟效益就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刘玉伟总结道。
“姜还是老的辣,老吴一下子就能说到点子上”“年轻人不可忽视,小吴真说到我们烟农的心里去了”“既然是为了烟农好,咱们就要主动落实”前来参加培训的烟农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切磋着、提升着。
这是安丘市局(分公司)聚焦烟叶生产技术提升、推进传帮带工作的一个缩影。传技术也传经验,促学习也共提升,已经成为安丘市局(分公司)各单位、部门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锤炼过硬工作本领的一种自觉。
匠带兵助成长,是德才的赓续与发扬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对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为充分发挥工匠人才的更大作用,安丘市局(分公司)明确职责要求,建立专门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管理和过程管控,明晰工匠人才的作用发挥和帮带青年的成长要求,让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化为一种习惯。
“终端提升里有学问,零售客户的身上有经验。我们开展QC课题攻关,要紧紧围绕零售客户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开展,多做一些沉下身子的切实调研,多做一些跳出经验的独立思考,多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突破。开展QC课题攻关,有问题不可怕,可怕是缺少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零售客户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切实的实践者,很多问题零售客户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多听听零售客户的意见,多总结零售客户的办法,就能不断开阔眼界、打开视野。”近日,在安丘市局(分公司)第一基层服务站会议室,管理监督科副科长贺承平在小班培训班上打开了话匣子。
既要教会QC活动小组成员怎么做,更要教会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让他们在知其然中学会方法,在知其所以然中保持定力,是“鲁烟工匠”贺承平多年来在创新培训中始终坚持不懈的一种习惯做法。
“贺科长身上展现的不仅仅是卓越的创新技能,还让我学到了执着奉献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只有强化为事业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工作才能干好,人生才能出彩。”第一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王帅深有感触地说。
“从零售客户的角度思考、依靠零售客户的力量破解,其实就是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只要持续深入做、久久为功抓,就能够以创新突破破解零售客户的急难愁盼,凸显创新实效。”第一基层服务站站长李光亮信心坚定地说。
图为QC小组创新研制的远程轴流风送式喷药机正在作业
以德为先人昂扬,德才兼备更奋进。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在工匠人才的帮扶下,安丘市局(分公司)更多敬业爱岗、专注专业的青年人才不断涌现,汇聚起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更强动力。(戴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