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烦“薪”事 做百姓的护“薪”人

化解烦“薪”事 做百姓的护“薪”人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06 14: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诚信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要求。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一直以来以此为遵循,不断探索,以一桩桩案件的公正审判,一次次执行案件的扎实推进,大力弘扬言而有信、有约必践的契约精神。

近日,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2016年杨某与张某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约定杨某承包张某建设工程中的劳务分包工程,工程价款为100万元。杨某按合同约定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但张某迟迟未支付劳务费,无奈诉至法院。

由于此案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承办法官对此高度重视。在认真梳理案卷材料后发现该案事实清楚,双方对拖欠劳务费数额争议不大,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进行了庭前调解。得知原、被告双方均在外地,为了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远程线上调解。经过法官反复沟通及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愿。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涉及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稳定。工资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础,守护好农民工的血汗钱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薪资案件,对此类案件积极打造在线诉讼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等便民措施,高效化解农民工的烦“薪”事。

民生之事,念兹在兹。此案件的高效化解,践行能动司法,实现了司法护“薪”,又促进了新巴尔虎右旗法治化营商环境及诚信社会的建设。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  其乐木格)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