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1 16: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01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临沭县玉山镇依托地域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深化三产融合,不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带动了群众就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一针穿线,非遗文化“绣”出多彩生活。“娶新娘、嫁姑娘,就到莫氏绣花房……”,一首民谣将莫氏绒绣精湛的刺绣工艺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出来。一根针,一条线,一双手,在一块麻布,莫氏绒绣一针独绣炫奇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莫氏绒绣助力非遗传承与保护,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设立了宗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为残疾人、贫困群众、居家妇女免费发放绒绣工具、免费培训绒绣手艺,带动周边4000余名群众通过加工生产绒绣走上致富路。莫氏绒绣先后荣获了山东省残疾人从业就业示范基地、临沂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

玉山镇是远近闻名的石材之乡,以安全生产、绿色环保为原则,建立了鲁东南最大的石材加工区,石材储量2.5亿方,石质坚硬,韧度高,抗风化能力强,放射性低,质地优良。该镇加强技能培训、师徒结对“传帮带”、对外招商考察等,致力于大理石加工、建筑行业原材料加工、精细化石墨石材加工、高端化工原材料加工等行业领域,带动相关从业人员万余人,产品销往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年销售收入可实现2.3亿元,实现税收500万余元,石材加工产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甘薯种植是玉山镇农业生产主打作物之一,该镇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合作,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脱毒种苗繁供技术体系,提高种薯种苗质量,目前已举办2届红薯栽培种植技术交流会;建立甘薯产业园,建设10000平方米控温控湿甘薯储存库,能储存甘薯1000万斤,建设6500平方米标准化深加工车间,用于红薯全粉、红薯丁、红薯原汁、红薯薯干等深加工,与丰之坊、东方甄选等开展销售合作,形成“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甘薯产业发展优势,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逐步擦亮“地瓜小镇”的品牌,真正让“蜜薯经济”奏响乡村振兴“致富乐章”。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