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青鹰”井冈山AR革命记忆实践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八角楼和黄洋界进行实地党史学习。
八角楼
八角楼,这座古朴而庄严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却仿佛拥有着穿越时空的魔力,将实践团的成员们引领至那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在这里,每一块青砖古瓦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缕穿透窗户缝隙的阳光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八角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精神丰碑,它见证了革命领袖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撰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及《井冈山的斗争》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巨著。踏入八角楼的那一刻起,实践团的成员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他们的思绪穿越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他们想象着革命先辈们在昏暗的油灯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那些关于信仰、关于牺牲、关于坚持的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随后,实践团的脚步踏上了黄洋界,这片浸染了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通过实地探访,成员们仿佛亲眼见证了红军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生死相依的壮丽画卷。在实地探访中,实践团成员们仿佛能听到当年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的呐喊声,感受到那份为了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激情与豪迈。他们深刻体会到,“依靠群众,赢得胜利”这一战略思想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更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带队老师讲解黄洋界保卫战故事
此次考察,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重温了历史,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他们誓言将井冈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的火焰在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高凡、赵晨羽、祁昊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