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在天津开营

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在天津开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26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6日电 7月24日,由全国台联指导,北京市台联、天津市台联共同举办的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在天津开营。

本届研习营作为全国台联的重点项目,也是落实《京津冀台联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生动实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首次将活动的脚步延伸到京津冀地区。 25名营员大多为台湾嘉义大学、高雄树德科技大学的师生。两所高校曾与北京市台联携手举办"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

开营式上,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致辞时表示,两岸同胞命运与共,有割不断的血缘亲情。全国台联与各地方台联致力于为两岸青年交流搭平台、为台湾青年发展建舞台,帮助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学生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抓住大陆发展机遇,享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红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共同发展进步。

天津市台联会长吕晓亮在讲话中指出,很荣幸天津能成为本次活动的登陆地,这是一座临水而兴、依河而建的城市,自古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繁忙的天津港灯火通明、悠闲的海河流光溢彩,希望这趟旅程能成为台湾青年了解大陆的开端,让每名营员都能进一步开阔视野、厚植情谊、有所收获。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在讲话中强调,"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北京市台联始终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为两岸青年朋友交流交往交融搭建平台。希望在重走科举路的过程中,两岸学子们能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成果,看到祖国大陆的发展成就,共享大陆发展机遇,与大陆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共同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和平发展。

北京市台联名誉会长卢咸池为研习营授旗,并为营员进行了科举知识讲座,让岛内师生深切感受先辈士子到大陆参加科举考试的艰辛与荣光。

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洁、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天津市台联党组书记费巍、北京市台联副会长苏伟,天津市台联会长吕晓亮以及来自台湾的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理事长、嘉义大学历史系主任吴昆财,高雄树德科技大学国际及两岸事务处、国际专修部主任暨两岸合作组组长黄咏瑞等出席开营式。

据悉,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创办于2018年,已成功举办3届,先后邀请铭传大学、华梵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台南大学、逢甲大学等10所台湾高校的师生和在京台生、台青等70余人参与,60%的营员为首次来大陆的学生,活动涉及福州、广州、梅州、汕头等地,使科举文化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新载体。

本届研习营活动将在京津冀三地开展,途经天津、定州、雄安,最后到达北京。营员们将沿着台湾进士丘逢甲、许南英乘船在天津塘沽登陆、后进京赶考路线进行参访,近距离感受京津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无限机遇,感受先辈们为了追求理想不畏艰险、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加深对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