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晟:中国经济转型开启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9 16: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回顾历史,党的三中全会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次三中全会的召开,同样有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注入崭新动能。

从宏观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保持稳定,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2022年末疫情平稳转段后,我国经济已迈入复苏阶段,尽管国际环境愈发复杂严峻,2023年我国实际GDP增速仍然高达5.2%,圆满完成了年初两会制定的目标。今年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更是回升到了5.3%,为全年实现5%增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亦在扎实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效稳步提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2015年至2023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实际GDP中的占比分别下降0.17、下降9.08、上升9.25个百分点至7.61%、37.61%、54.78%,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在主导产业变迁的过程之中,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更加深刻。

首先,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等传统动能的依赖度明显下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1995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由29.04%大幅提升至63.89%,而这也带来了大量的新增住房需求,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地产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4.4%、下降10.0%、下降9.6%,其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的占比由27.10%降至22.05%。

在一系列新经济动能的支撑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实际GDP增长基本稳定。尽管过去的两年里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均负增长,但在各类政策的支持下基建投资表现亮眼,制造业亦步入了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这些积极因素有效地对冲了地产投资负增长所带来的拖累。2022年、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5.1%、3.0%,而今年1-5月再度回升到了4.0%。这一系列现象均表明,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的切换。

其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有效率。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经济增长与信贷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趋于弱化。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社融、M2、贷款增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各类金融指标与实体经济的增长具备较高的相关性。近两年来,我国信贷扩张速度较过去明显放缓,截止今年5月,我国社融、M2同比分别增长8.4%、7.0%,均创下有统计以来新低,但同期实际GDP增长中枢并未明显下移。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靠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发生了转变,轻资产服务业的崛起以及直接融资的良性替代效应导致整体的信贷需求出现“换挡”。此外,整治资金空转套利、规范手工补息等举措也盘活了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总的来看,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质效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再次,新兴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虽然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产比有所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出现了类似于日本的“去工业化”现象。相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2022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提升,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最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也在增强。受益于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各类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2012年至2022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升了0.8、1.8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也明显缩窄,这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阻力与困难。今年4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如居民消费意愿不强、部分领域和地域出现投资增长放缓等现象均指向这一点;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主要体现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攀升,但下游需求相对低迷,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涉及房地产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等多个层面;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全国统一大市场仍有堵点需要打通;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经济、金融、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局势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但中长期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在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短期内经济增速往往会出现一定的下行压力,然而这种放缓多数是转型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能够有效缓解这一压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展现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能够为中长期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增长潜力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助于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涂恬】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