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之重器!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入选国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又一国之重器!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入选国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7-12 15: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公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入选,标志该套设备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入选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目录》由工信部牵头制订,根据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情况每2-3年动态调整一次,旨在推广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包括前三台(套)或批(次)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

2024年版《目录》包含先进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精密仪器仪表、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配套及基础件等15个领域,充分体现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引导。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此次成功入选《目录》,有助于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

据了解,超高层建筑越高,建造难度越大,最关键的施工测量控制技术是核心技术。现在普遍采用的传统全站仪、激光铅直仪、钢尺等测量仪器,受测量高度限制、超高层建筑复杂施工环境(如强风、大雨导致楼体摆动)影响大,接收信号弱、同步观测困难、数据质量不佳。美国的GPS测量技术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上述问题,但具体施工测量技术和解算方法等核心技术一直保密。

由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更新迭代的世界首个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测量高度已达千米级,可以精准测定超高层建筑在建造中因温差、风力等气候因素可能导致的变形数据,及时预警和纠偏,实时确保超高层建筑在建造中的稳固与精准,成功解决我国超高层建筑高精度施工“卡脖子”技术难题。

据悉,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于2023年9月正式发布,目前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并应用于目前沈阳在施体量最大的超高层综合体——沈阳金廊22-1项目。为保障318米超高层甲级写字楼顺利攀爬,项目团队在建筑物每增加50米高度时使用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测量核心筒施工基准,减少施工测量累积误差和多路径效应影响,助力沈阳天际线不断刷新。目前,318米超高层已经突破250米高度,预计将于9月全面封顶。

在建中的沈阳金廊22-1项目

未来,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也将充分利用“北斗”赋能技术,研发北斗智能装备,建设全套北斗+建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以及面向智能建造的北斗关键元器件和关键装备等,带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在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中建力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