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把2024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积极探索科学规范、质优高效、保障有力的后勤服务新路径,构建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相匹配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实干 明确改革路径
充分发挥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工作职能,切实强化财务、资产、物业、饮食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打造和谐美丽校园。
秉持强化“三服务三育人”功能。始终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打造“三心三有”服务体系。“三心”即“细心、贴心、暖心”,“三有”即“有质量、有速度、有温度”,以“三心”的服务实现“三有”的目标,形成“保障有力、优质高效”的总务运行机制,提高总务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推进后勤“三化”改革。进行总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改革,持续推进“智慧后勤、平安后勤、文化后勤、满意后勤”等建设,逐步建立适应新时代学校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
二是事争一流,扎实推进后勤综合改革
在后勤改革工作中,要坚定“重点-难点-亮点”战略,遵循“五个三”工作路径,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
大力推动财务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优化一体化财务信息平台,建立与财务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业财一体化财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以服务决策为导向,推进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与决算、资产、基建、合同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与财务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在实现财务数据及时全面披露和反映基础上,更好为学校可持续内涵发展提供有效可行的信息咨询和财务建议;探索财务工作新流程,推进财务“业务流程透明化、制度内嵌化、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资金、资产、采购等财务管理制度,优化收费管理、预算审批管理、结算报销管理、凭证审核记账等业务流程,实施“三定”管理,完善岗位设置,科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定员定岗;加强审计监管,强化财务监管和信息公开,经常性开展财务审计和检查,确保学校财务真实、准确、透明。
打造专业财务队伍。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和改革,强化报账员和资产管理员队伍管理。经常性开展财务人员、报账员、资产管理员等业务学习培训,建立财务梯队提升与培育机制,切实提升财务服务效能。实现人员一岗多能,把财务人员培养成为多面手,设立财务岗位AB角,加强财务队伍应变能力,逐步提升财务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提升财务服务职能。强化财经法纪意识,压实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厉行节约控制公用经费支出,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探索收费新模式,与学生工作处做好学生宿管系统与财政系统的对接、测试工作,推进学生住宿费通过学生宿管系统缴费和取票。
打造智慧化后勤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与学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通力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信息化高校后勤服务平台,实现综合管理平台、智慧餐厅管理平台、能源管理平台、物资管理平台、绿化保洁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智慧餐厅和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的搭建,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育人,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满意度。结合数字校园建设,以准确的资产底数为依据,建设数字化管理运营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约优势,减少重复购置等浪费现象,提高学校整体资产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实干,不断“抓落实、强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提高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东营职业学院 孙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