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水肥一体化助力秋粮丰产丰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02 14: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2 14: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种好时节,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夏庄村,地里玉米幼苗已破土而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放眼望去仿佛给田野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处处孕育着“希望”的色彩。

刚走进种粮大户杜道运的水肥一体化试验田边,一片繁忙的景象便映入眼帘。农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正在有序的铺设着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一排排黑色的滴灌带逐一铺设开来,如同黑色长龙横亘田间。杜道运告诉记者,“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轻松实现智能施肥、灌溉,保苗正常生长,只要后期管护到位,玉米高产不成问题。”

据了解,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灌溉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可以实现水肥的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其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可将肥液与灌溉水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到精准灌溉和施肥。

待滴灌带铺设完毕,宛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袁延乐对设备运行情况及管带滴灌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并叮嘱农户要在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袁延乐表示,根据当前天气和秋作物生产情况来看,秋作物应做到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于已经出苗的田块,及时开展查苗补种和科学追肥。已经出苗,墒情不足的田块,要抓紧抗旱浇水,做到能浇尽浇,促苗早发快长。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控,选准对路农药,适时开展防治,突出抓好草地贪叶蛾等突发性、暴食性害虫监测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扑灭,防止扩展蔓延。及时做好化学除草,选择适宜的化学除草剂,做到科学除草,为秋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图片/付任贤、王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