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高铁:“巴”山蜀水间的腾飞之龙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1 11: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27日9时10分,D5133次动车组列车从四川巴中东站缓缓启动、驶往成都东站,这标志着全长149公里的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巴中至南充段(以下简称“巴南高铁”)通车运营。《光明日报》

“坐上了高铁去巴中,去看那光雾山的杜鹃红,去游那诺水河大溶洞,红军的故事代代传颂……”一条大路天地宽,老区开启新纪元。巴南高铁被誉为“红色铁路”“振兴铁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开拓红色传承崭新路径。巴南高铁线路全长约14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沿线新建的巴中东、巴中西、马鞍、仪陇、蓬安西5座车站,其设计理念无不融入了红色元素,巴中东站的“红叶林荫、山水巴中,红色精神、秦巴核心”;马鞍站的“德耀中华,光辉马鞍”;仪陇站的“上善若水、生态新城”;蓬安站的“人杰地灵、赋圣故里”等,都让旅客在出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高铁的到来,处于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地的巴南高铁,将巴中、仪陇、苍溪等一众革命老区的旅游景点串珠成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更在于它紧密地连接起了过去与未来,让红色基因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发扬。

助力乡村振兴强劲动力。曾经,巴南二圣镇集体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因天坪山阻隔,经济发展受限。巴南高铁的开通,将川东北部多个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串联起来,让沿线的农副产品、文创手工艺品来到消费市场,同时吸引游客来到革命老区巴中、文化艺术之乡仪陇旅游,促进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深度建设能力,为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巴南高铁在完善国家高速客运网络布局的同时,让沿线地区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巴中至南充最短运行时间约35分钟,至成都最短运行时间约145分钟,至重庆最短运行时间约105分钟,巴中到通江只要半小时,届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流动,持续助力沿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巴南高铁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大动脉。让我们期待巴南高铁早日正式开通,用连通不断改写空间,铺就百姓幸福之路,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和机遇。(胡慧、陈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