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17:5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17: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又是一年盛夏,又是一年高考时。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再创新高。作为一场汇聚了无数梦想与期待的考试,高考牵动着万千父母和考生的心。

数载寒窗苦读,无数日夜的努力与汗水,即将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榜,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最近,我们特别采访了来自清华、北大以及耶鲁大学的四位学霸,他们的亲身故事,让我们看到高考之于人生的关键意义,而高考之后漫长的人生经历,又告诉我们——

人生是旷野,高考并非终点。

01

不断学习,与优秀同行

“如果没有高考的话,我可能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对于出生农村家庭的李庆禹来说,高考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说法丝毫不过分。

身为工人的父亲在世时,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让他好好学习,一定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考上清华的梦想,也因此早早埋在了李庆禹的心中。

1995年,李庆禹以县状元、赤峰市第二名的亮眼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儿时的理想终于开花结果。只是对他来说,踏入清华远非努力的终点,学习,将会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毕业后,他在通信行业先后耕耘二十余年,期间还在职攻读了北大光华MBA,成为大家羡慕的清北双料学霸。

2021年8月份,李庆禹从服务16年的公司“光荣退休”。这是公司针对老员工的一项福利政策:保留虚拟受限股,每年还可以拿到公司的分红。

很多同事就此“躺平”,李庆禹却不愿停下。正值壮年,他想找到下半生可以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

为此,他用了很多时间对市面上的众多行业进行了一番“巡礼”,比较公司实力、商业模式,还参加培训实地体验。一次机会,他了解到健康财富规划师(Health and Wealth Planner,简称HWP)这个新职业,泰康高瞻远瞩的战略深深打动了他,李庆禹决定转行。

从业六个月后,李庆禹建立起一支由清华、北大、人大以及海归学子组成的团队“北冥有鲲”,这是他入职前就想好的名字,取自庄子《逍遥游》,既寄托了团队九天翱翔的愿景,也包含他和太太名字的谐音。

而李庆禹的人生也正如他所期望的这般,是一段不断搏击、逆流而上的旅程,每段故事都不是终点,只要不停止努力,定会迎来更高远的前景。

02

选择学校比专业更重要

高考后选择的专业会不会决定一生?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罗璇有不同的看法。

“在一个非常好的学校里总能够有非常好的收获,专业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就像在大海航行,选对船只很重要,只要这条船是在乘风破浪的,那么在哪个位置都将到达远方。我在择业的时候选择泰康,也是这样。”

大学时,罗璇就热衷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人生中难能可贵、无法复制的时光,她不想虚度。在清华园的五年,她不仅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默默锻造着自己的整体素质。

因此,在加入泰康成为一名HWP后,跨行的经历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困惑和迷茫,反而像是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她发现自己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能够运用自己过去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多了更多的机会,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和客户长期相伴的工作,让她突然之间和很多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内心也日渐充实。这是过去的她不曾料到的惊喜,又或者,是命运对她勇敢选择的奖励。

对于正在高考的学弟学妹们,罗璇希望他们能够放下心中的重担,轻松面对这场人生的考验。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每一个选择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体验。

“人生是一场很漫长的球赛,高考是很重要的一个球,但是踢完这个球还有好多球要踢。认真地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球,踢一场精彩的比赛。”

03

找到自己的热爱

尽管已经毕业多年,常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高考成绩出分那天的情景。

那天下午,他和几个朋友相约去打台球,在台球厅不算顺畅的网络信号下,分数页面一点点加载出来,他终于看清数字——总分688,比自己预估的还要多10分。

一个新的世界就这样打开了,那个夏天起他多了一个身份——北大学子。

成为北大的一员并不是意外,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常今在高考前就到北京参观了清北两所高校,一走进北大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气息就令他十分心动。

所以在报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北大,遵从自己内心的热爱,或许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同样因为热爱,常今在志愿填报的专业列表里,写下了自己一直喜欢的生物科学。尽管最后进入的是热门的金融专业,但大学期间,他常常主动报名参与生物实验课程,继续自己心中的喜爱。

在常今看来,现在的学生拥有比那时的自己更发达便捷的信息条件,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可以充分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只要是你了解过的,你还感兴趣,那我认为你一定能找到你的热爱,能够实现你的事业。一味从功利的角度说要选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也不现实,因为咱们也不知道什么行业有前景,万一你选择的感兴趣的行业将来变成了热门行业,这也犹未可知嘛。”

始终朝着自己的热爱前行,不辜负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但人生,也往往因此而更加精彩。

毕业后,常今先后从事了资产管理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可随着工作越来越久,他逐渐感到自己的事业似乎已经能够一眼望到头,看着身边不到40岁就喜提“提前毕业”的同事,他的心里再次泛起了一种冲动。

“我希望自己能够不停地去成长,不停地去学习。”

一次偶然的契机,常今遇到了现在的师父,师父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状态,给了在职场瓶颈中的他很大的冲击。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可能性,原来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是这么的动人。

他花了半年的时间了解HWP,最后选择毅然决然地转型,正式成为一名健康财富规划师。时隔多年,他再次感受到了18岁填报志愿时的那份激动。

这份工作,不但让常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令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去吸收各种知识,保险顾问、健康管家、理财专家……如今的他身兼数职,却乐在其中。

在为客户做规划的同时,常今感到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愈发清晰,自己掌握人生的感觉真的很美妙。

“我觉得其实人生是不怕失败的,但只怕你在害怕失败的过程中减少了自己努力的程度。所以我只是希望说,只要现在能够尽到全力,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可以接受,不要给自己留任何的遗憾。”

04

掌控自己的人生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林琳又考入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读研,多重的学习经历不断地引发着她的思考,渐渐地,她意识到:

“不管学习还是工作,人的一辈子都是来自于你想做什么事儿。”

站在高考志愿选择的十字路口,或许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被所谓的“热门专业”所迷惑。但真正的选择,应该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那种满足感、成就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选择并非易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辨别真伪、去筛选信息。因此林琳建议,考生应该扩大自己的信息源,去了解那些真正符合自己兴趣和志向的专业和领域。

对林琳来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会让她内心有一种充实的掌控感,也正因如此,她选择加入泰康,成为一名HWP。

不同于以往的工作,“打工人”并没有多少自主权,一名健康财富规划师的事业,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的,她可以自主决定前行的方向,这种自由与责任并存的体验,既是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林琳有一句很喜欢的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大多数人高考的时候都是18岁,正值刚刚踏入成年人行列的年纪,从此之后,多少青年不再是父母庇护下的孩子,从选择高考志愿的那一刻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开始。

或许,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才是高考后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课。

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05

结语

人生太长,选择太多,去努力,去尝试,去改变。

去像学长学姐一样,抓住高考的机会,且不止于高考。

修炼自己的本领,让自己拥有长远的发展,找到能够支撑自己一生的动力。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有的人,能挣脱桎梏的枷锁,拥抱未知的机遇;

有的人,能突破陈规的束缚,闯出不一样的人生。

无论如何,都请相信,高考不过一峰,后面风景定会更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