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寿:“心”的启航绘就乡村“兴”景象

常德汉寿:“心”的启航绘就乡村“兴”景象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6-21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三年来,常德汉寿县烟草专卖局扛牢乡村振兴责任,派出驻村队员深入定点帮扶联系点东岳庙社区,用“心”、用“情 ”、用“力”开展田间调查、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困难群众,与村民一道绘就一幅乡村“兴”景象。

(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入户调查)

“心”系乡村 绘制“民情图”

东岳庙社区位于汉寿县丰家铺镇,靠山近水,风光秀丽。早几年,由于缺少经济支柱产业,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谋生,村里只留下年迈的父母与幼小的孩子,日子过得平淡。

县局驻村工作队甫一到任便精准定位工作角色,不仅坚持身体上“到达”,更注重情感和心灵与村民的贴近。初到东岳庙社区,队员们将重心放在广泛调研与实地走访上,与村民同吃同住,迅速融入村民生活,破解工作“迷雾”,促进村民实现思想快速转变,始终做到“下得去、守得住、进得去、摸得清”。工作队员初到东岳庙社区时正值7月,大家不顾酷暑烈日落实“敲门行动”,走村串户走访,家家到户户落,或是在村巷与休憩乡亲攀谈,或在田间地头与劳作村民共商致富之策,或逐一拜访带动乡村发展的乡贤,深入了解产业现状。还利用农闲召开村组会议,倾听村民心愿,把握实际需求。仅用月余时间,与村民拉近了距离,建立了深情厚谊,掌握第一手详实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村支两委共同探讨制定社区振兴方案,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落实。

(工作人员查看沟渠情况)

“力”入乡村 绘制“致富图”

面对东岳庙社区人口不多、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滞后以及缺乏特色主导产业现状,工作队落实“一村一品”战略,根据地域特色,确立该村特色农业种养作为核心支柱产业,精耕细作,开辟出具有东岳庙韵味的农业发展之道。

工作队发挥东岳庙社区山多田少的丘岗山区的优势,积极倡导村民扩种百余亩高效益柑橘;积极向县局申请到9万多元帮扶资金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40多万元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沟港渠道的淤泥清理,解决了村民灌溉难题,保障水稻、特色农产品丰产丰收。农副产品丰收后,工作队大胆尝试以直播带货、好物联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特色品牌,帮助村民增收。经过队员两年多努力,所产柑橘、大棚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和销量均有大幅提升,形成了以柑橘为核心种植的产业矩阵,交出了乡村振兴的合格答卷。

(工作人员慰问对口帮扶村民)

“情”满乡村 绘制“助村图”

自从踏入东岳庙社区,驻村队员时刻思索如何以实实在在举措解决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成为村民心中那位贴心的“助村”引路人。

在东岳庙社区里,有一户普通人家,老曾(化名)是位年过七旬的老兵,深受尿毒症和心力衰竭折磨,老伴患有严重内风湿椎间盘推出,子女身体也不好,一家四口几乎全部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艰辛。面对老曾一家困境,工作队员迅速行动,及时为老曾办理低保手续,缓解生计难题。与此同时,又与村支两委紧密协作,每月上门为其送上米、油等生活物资,安排老曾的子女到村里的工厂工作,此外,还特别留意老曾一家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使老曾全家过上了小康幸福生活。

三年来,工作队帮扶该村像老曾的弱势群体家庭有近20户,工作队员视困难人群为亲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感动了全体村民。每一次进户帮助,每一次走访慰问,充分诠释了烟草人“以民为本,服务社会”的务实肯干精神。

金穗盈田歌丰年,振兴之路映朝阳。“乡村振兴,既需奋力攻坚,又需持久坚持。每当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的感谢,我们的决心与信心便倍增,这份使命,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为乡村繁荣稳定,贡献我们一份力量。”对口帮扶书记刘家斌说道。(作者:何宇晴)

(何宇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