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滥用保护主义引发国际媒体担忧

欧盟以“反补贴”为名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多国政商界人士反对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滥用保护主义引发国际媒体担忧

来源:央视网    2024-06-16 14:12
来源: 央视网
2024-06-16 14: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欧盟以“反补贴”为名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多国政商界人士反对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美国《华尔街日报》:欧洲汽车厂商站出来反对

欧盟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尽管欧洲内部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但此举标志着,那些认为进口产品威胁到本地区强大汽车产业的官员取得了初步胜利。但一些欧洲汽车生产商站出来反对,效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利于欧洲自身,不利于欧中贸易,也不利于欧洲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中方认为,欧盟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奥地利《标准报》:欧盟踏上了贸易保护主义歧路

欧盟委员会想用关税竖立起一道防护墙。批评指出,欧盟委员会的做法一旦实施,只会让欧洲消费者支付更高昂的价格,并阻碍欧洲汽车产业刻不容缓的改革步伐。欧洲汽车厂商、尤其是法国车企错过了电动化浪潮。欧盟委员会拒绝接受竞争或者向中国学习,反而选择封闭市场。欧盟委员会踏上了一条歧路,不仅扰乱贸易秩序,还损害欧洲的绿色能源转型。

德国之声:损害自身绿色能源转型

欧盟加征关税将导致欧洲和中国市场脱钩,后者被认为是当今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市场。与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制造商在生产电子模块和电池等零部件方面具有优势。分析称,欧洲车企在中低价电动汽车方面乏善可陈,导致消费者宁愿继续购买燃油汽车。如果欧盟再出手阻挡中国车企,欧洲的电动化转型就会进一步拖延。

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欧盟内部存在分歧

欧盟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德国总理批评了增加关税的做法。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中欧汽车产业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德国正努力寻找回旋空间,阻止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生效。匈牙利方面表示,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相反,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才是需要的。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