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流井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持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果,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工作模式,深入探索散杂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
一是绘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新提升。坚持把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中,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助推自流井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教材,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学生常规学习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根植于青少年心中。采取“线下+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等立体式宣传,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浓厚民族大融合氛围,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携手并进。
二是架通共创共建“连心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坚持打造“花开井绣 结籽同心”特色品牌、典型示范引领、创建提质扩面举措,从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宣传教育等方面多向发力,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狠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阵地建设,先后投入80余万元,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等活动中心,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细胞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自流井区先后荣获四川省示范社区1个,四川省示范学校2个,四川省模范集体1个,四川省示范区1个,点面结合,多点开花,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攻克创建难关,擦亮特色成效。
三是奏响携手奋进“和谐曲”,推动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实效。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思路,通过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成立56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持续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制机制,健全落实党政干部与各民族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经常性地开展联谊活动,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座谈联谊、排忧解难等活动,主动了解多方诉求,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提前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各类事项100余起,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为保持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流井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