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新时代大讲堂”青年对话 为推动民心相通、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社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在辽宁锦州成功主办“探寻文明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来自俄罗斯、匈牙利、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开展对话,为推动民心相通、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文化中国行】“新时代大讲堂”青年对话 为推动民心相通、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0 20: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0 20: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外青年嘉宾对话。中国日报记者 冯永斌 摄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外讲好辽宁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6月9日,中国日报社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在辽宁锦州成功主办“探寻文明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活动现场,来自俄罗斯、匈牙利、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和中国日报文化频道主持人胡哲、美籍记者伍淡然(Dylan Austin Walker)开展对话,为推动民心相通、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俄罗斯留学生飒纱(Aleksandra Antonenko)

上海交通大学俄罗斯留学生飒纱(Aleksandra Antonenko)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网络博主体验中华文化的心得。她说,“如果你喝茶,中国有茶道,如果你写字,中国有书法艺术。”她认为“中国的一切都与艺术有关”,希望自己能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更多的中国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匈牙利留学生李天宇(Bence Lengyel)

中国人民大学匈牙利留学生李天宇(Bence Lengyel)则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在辽宁的经历让他感知到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也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自豪。他认为,理解保护文化遗产这件事也十分重要,因为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源,明白“我们是谁”。

北京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留学生许倩(Hryshayeva Katsiaryna)

北京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留学生许倩(Hryshayeva Katsiaryna)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许倩认为,中国朋友非常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如果提出需要帮助,中国朋友会帮你解决一切问题。许倩提到,当她和朋友分享在中国的经历后,朋友对中国的兴趣大增,认为中国是最适合发展、旅游和体验文化的地方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伍思满(Clara Puspita Kusum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伍思满(Clara Puspita Kusuma)则对辽宁五女山的壮丽景色印象深刻,她表示攀登999个台阶虽然艰难,但到达山顶时的震撼让她难以忘怀。伍思满称:“当我们到达山顶时,我非常震惊,那里太惊艳了。我也想向大家推荐这个景点。”她表示,自己能够感受到满族文化及其影响,这让她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锦州市委、锦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此前,国内外嘉宾还走进辽宁的“一宫三陵”、五女山山城、九门口水上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地,以及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医巫闾山、奉国寺等地参观交流。

“新时代大讲堂”由中国日报社于2018年初创办,利用自身国际化、全媒体、多语种、多平台优势,创新叙事方式,打造新时代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新平台,此前已在北京、天津、澳门、浙江杭州和嘉兴、甘肃兰州、辽宁朝阳等城市以及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南非约翰内斯堡等地成功举办29期。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