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故乡》系列剧评 《星星的故乡》:写实主义的西部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9 10: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5月14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以其独特的西部大开发的题材、时政紧密相扣的逻辑和发人联想的人物故事,引发了较广泛的关注。该剧一开始就用时代对比的大写意的场景,带观众进入一种写实主义的情境、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氛围,渐次描绘了西部葡萄酒产业在戈壁上艰苦卓绝发展起来的奇迹。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宁夏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的艺术性记录,也是对奋斗创新精神的写实性诠释,传播颇见张力。

一、现实主义的奋斗精神

《星星的故乡》以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变迁为主线,生动展现了宁夏人民如何在沙漠戈壁滩中创造出的奇迹。《星星的故乡》以宁夏的不毛之地为背景,这片土地历经风沙侵蚀,寸草不生。然而,正是这样的土地,孕育了两代葡萄酒人的梦想与希望。女主角的父亲欧阳斌和他的同代人,在童谣般贫瘠的大地上积聚奋斗的力量,用汗水和艰辛,浇灌培育出累累葡萄硕果,在荒芜中创造出奇迹和梦想,用醇厚的葡萄酒酿出西部大地的动人故事。当年轻的女儿欧阳易星在危难时刻抛下自己心爱的音乐,毅然投身于父亲未竟的事业,用人物的更迭诠释葡萄酒事业的迭代,也预示着创新和变革,本土创造与国际化视野,让宁夏的葡萄酒事业,融入世界的元素。由于宁夏的葡萄酒产业的真实性,一部电视剧似乎有了更为写实的意义。

二、接地气的创新追求

在《星星的故乡》中,创新是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无论是老一辈创业者还是新一代葡萄酒人,他们都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们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酿酒工艺和产品质量;他们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还积极探索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葡萄酒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在技术创新方面,宁夏的葡萄酒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酿酒设备和技术,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他们注重葡萄种植的科学管理和品质控制,确保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在酿酒工艺方面,他们不断探索新的酿酒方法和技巧,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同时,他们还注重葡萄酒的包装设计和品牌推广,让宁夏的葡萄酒更具特色和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宁夏的葡萄酒企业注重品牌塑造和推广。他们通过参加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举办葡萄酒品鉴会等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宁夏葡萄酒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传播视角的国际化潜质

《星星的故乡》作为一部具有国际传播元素的电视艺术作品,其独特视角和深刻内涵为国际观众了解中国西部地区的葡萄酒产业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对葡萄酒产业的深入剖析和人物塑造的细腻描绘,该剧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该剧也传递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理念,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星星的故乡》通过讲述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人物故事,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机遇。该剧以葡萄酒为介质,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让国际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同时,该剧跌宕起伏的人物故事和奋斗创新精神,可以激发国际观众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和兴趣。因此,《星星的故乡》从题材到故事内核,都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从中国西部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也可以感受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责任和担当。这部作品还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

期待更多像《星星的故乡》这样既写实、又重故事性的作品出现,为国际传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作品能够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