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平台搭桥 开辟“职教出海”新航道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8 13: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搭建高层次国际交流平台,建设高素质国际师资团队,开发高标准国际职业标准与国际课程,健全海外输出保障机制,打造国际化职教资源输出良港,开辟“平台搭桥 资源输出”的“职教出海”新航道。

该校聚焦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成立全国“一带一路”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海峡两岸智能制造职业教育联盟,加入“泰中教育联盟”、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国际联盟,发挥联盟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搭建起“标准引领、项目支撑、资源共享”的高层次国际职教交流平台,为教育资源开发与输出奠定基础。

山东科技职业院校实施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国(境)外技能培训工程,累计组织256人次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培训,选派10余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境外院校援教,并深入“走出去”企业开展实地指导和培训,有36名教师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教师的国际视野,也大幅提升了教学资源开发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为驻外企业培养了大批本土化技能人才。

依托服装设计与工艺、智能制造等优势专业群,学校成立国际课程研究中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院校、国际行业协会、产业龙头企业等合作,开发服装设计技术员和服装生产技术员2项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获批并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一批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走出去”,采取中外合作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方式,打造“中文+职业技能”特色课程。与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等院校共建国际化办学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中文+职业技能”国际课程培训包,建成16门国际课程,被肯尼亚基苏木国立理工学院、泰国格乐大学等国(境)外院校采用。

“中文+职业技能”已成为学校“职教出海”的重要一步。目前,学校已成功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职业技能”文化体验项目5个,向肯尼亚、越南、埃塞俄比亚等输出“中文+纺织服装”“中文+机电”“中文+建筑”培训包。2022年成功申报“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建设项目2个,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院校输出纺织服装培训相关教学资源。

依托境外办学机构,协同共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与歌尔合作建立越南培训中心,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已累计培养“一带一路”沿线三十多个国家留学生931人,其中13人在乌干达、肯尼亚等政府、事业部门任职,95人在企业任职管理人员;教师“走出去”培养越南、乌干达等国家的本土化技能人才15万余人次。

学校与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共建印尼达瑞海外培训中心,推动中印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与肯尼亚共建纺织服装专业“鲁班工坊”,输出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工具,为“职教出海”打造良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