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三全育人视角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5-27 13: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滨州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依据,创新教育模式,组团队、建机制、联社区、创特色。期间创建的“学史力行、厚德弘法”法律学习实践团荣获山东省2021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3年“百万学生进社区示范品牌项目”。

一、形成“全员育人”合力,实现安全法治教育队伍建设

学院积极建设以法律学者、法官、专任教师为主的法治安全教育队伍,针对大学生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中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学习。每年6月,我院定期举行模拟法庭技能大赛活动,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借助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判决等环节模拟庭审现场,以案说法,高度还原了法庭审理案件的过程,通过我们邀请的法官、法官助理进行实时指导,大大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我们会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的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维护社区和校园稳定。

增强“全过程育人”实效,组织学生参与平安社区建设

(一)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先后到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和羁押中心实地参观学习,在少年法庭,法官介绍了少年审判及未成年人“两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公正与庄严。同学们决心投入“‘两法’佑少年,法治进社区”普法活动中,从关心身边未成年开始,在自己社区深入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

(二)同学们走进安吉尔幼儿园,开展防范诈骗等法治安全教育活动。专业老师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育课,在授课中普法,在互动中传授幼儿防拐防骗、关爱儿童心理、远离欺凌、交通安全等法治安全教育知识。课堂上,志愿者用情景剧方式扮演人贩子对小朋友进行考验,小朋友们抵制了糖果诱惑,保护了自己。通俗易懂的知识,赢得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阵阵掌声。

(三)同学们走进景区、社区、超市、地摊等公共场所,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法治教育宣传。依法严厉打击随意殴打他人、恐吓他人、强拿硬要,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欺压百姓、强买强卖等损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黑恶势力,努力维护社区安全和谐。

三、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创建法治安全教育特色品牌

(一)坚持做实“法律法规100+”理论学习特色品牌活动。从大学生关心关注的校园欺凌防范、网络诈骗等方面进行以案释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学法、守法,共同打造“学习型社团”。

(二)坚持做新“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系列特色活动。将民俗文化和法治文化相结合,引导同学们设计具有法治元素的剪纸作品,寓教于乐,使剪纸焕发新的活力,也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录制“民法典”微课堂,由专业老师进行解读和讲解,让民法典真正进校园、进社区。

(三)坚持做好“安全法治”教育网络阵地,确保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现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录制了关于社区居民教育的相关微课,针对疫情防控,我们用法律知识问答等网络形式帮助居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努力发挥网络阵地优势,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巩固了疫情防控的大局。

通过各部门和我院师生共同努力,安全法治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滨州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乘势而为,动员更多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平安社区建设中来,不段为实现法治校园、法治社区、法治社会贡献自身力量。(作者:滨州职业学院 孙天洋 周地维)

(滨州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