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家庭帆船赛首站三亚站顺利启航!

2024中国家庭帆船赛首站三亚站顺利启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0:2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6日电 2024年5月25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国家庭帆船赛2024年首站三亚站在美丽的三亚湾拉开了帷幕。各地参赛家庭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海上盛事的开启。

本站开幕式充分融合了当地特色,黎族特色舞蹈——竹竿舞和水鼓舞,充分展示了黎族文化的魅力,为现场观众和参赛选手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作为2024年中国家庭帆船赛的首站赛事,19个赛站全年启航环节让人充满惊喜,期待在2024的每个家帆赛赛场与大家相遇。

全年19个赛站代表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主席傅丹青、三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贻发为2024家帆赛旅行护照三亚站盖章打卡,开启2024家帆赛打卡之旅

体旅结合促产业发展 三亚打造体旅深度融合标杆

三亚市人民政府谢贻发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三亚市切实利用优势资源,大力推广和发展水上运动特别是帆船运动,加强上水上运动项目管理,为水上运动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期待参赛者们在这次赛事中一起感受三亚的海风、阳光及三亚独有的热情。”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傅丹青副主席这样说到:“今年中国家庭帆船赛共设19站,从旅游圣地三亚到渤海之滨锦州,从鱼米之乡苏州到文化名城岳阳,家帆赛将带大家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品尝南北美食,领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期待每一场家帆赛都能给我们的参赛家庭留下浪漫温馨美好愉悦的参赛记忆!三亚作为全国首站的顺利开启,为2024年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年赛事拉开了序幕。中国家庭帆船赛继续践行“一场赛事 全家人的旅行”主题,希望通过家帆赛,让更多的家庭能够爱上帆船运动,推动这项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

33个城市41支队伍参赛 彰显赛事魅力

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香港、台北、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宁、深圳、海口、三亚等33个城市的41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队伍中,既有多次参加中国家庭帆船赛的老牌选手,也有初次接触帆船运动的新手家庭。这种广泛的参与不仅展示了帆船运动的普及程度,更体现了家庭帆船赛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为加强赛事氛围,本站赛事还增设了帆船知识问答、帆船绘画和手工组等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三亚数十所学校近700名中小学生及儿童参与。

在报名过程中,选手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无论是有经验的老手,还是初次参赛的新手,他们都对这次比赛充满期待,渴望在三亚的碧海蓝天之间一展风采。比赛使用HOBIE T1和T2船型,这种船型不仅适合家庭参赛,更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挑战。

开幕式结束后,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们身着鲜艳的比赛服装,驾驶着色彩斑斓的帆船,在碧蓝的海面上展开了激烈角逐。比赛中,各支队伍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帆船技艺,更体现了团队合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风浪中,他们齐心协力,凭借默契的配合和精准的操作,不断调整航向,争取最佳成绩。

提升参赛体验 补水站防晒补给站贴心尽显

为了让参赛家庭和观众更好地享受赛事,组委会特别设置了多项丰富的活动和贴心的服务。炎热夏日,在比赛现场,组委会设置了补水站和防晒补给站,为大家免费提供怡宝蜜水系列饮品及碧欧泉的防晒护肤品,并特别为选手们准备遮阳伞,确保大家在烈日下能够无忧观赛和参赛。此外,现场观众和参赛选手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集赞领取赛事纪念品,进一步增加互动乐趣。

傍晚的水手之夜也是精彩纷呈,赞助商蜜水打“水手结”游戏掀起高潮阵阵,游戏环节小水手们纷纷满载而归,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而又难忘的夜晚。

体旅结合促产业发展 三亚打造体旅深度融合标杆

作为全国首站,三亚不仅展现了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更成功地将体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帆船赛事,三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体育爱好者,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三亚作为体育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帆船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加入到帆船运动的行列中来。帆船运动不仅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帆船运动,大家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升技能,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三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站中国家庭帆船赛的到来,继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共同谱写帆船运动和体育旅游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