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数字消费新空间

一段时间以来,从淄博的烧烤到天水的麻辣烫,从“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火爆全网的“顶流”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场景融合,文旅消费实现从“流量”向“留量”的转化。这背后,数字消费的助力不可忽视。

拓展数字消费新空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4-05-25 10: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4-05-25 1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段时间以来,从淄博的烧烤到天水的麻辣烫,从“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火爆全网的“顶流”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场景融合,文旅消费实现从“流量”向“留量”的转化。这背后,数字消费的助力不可忽视。

随着在线医疗、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逐步发展,数字消费不仅在需求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供给端推动着相关行业的深刻变革,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这种消费模式,已成为促消费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助于推动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字消费都是关注的重点之一。商务部不久前印发的《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数字消费提升行动落地实施,打造“4+N”网络消费矩阵,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数商兴农庆丰收”“丝路云品电商节”4个全国性网络促销活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系列配套活动。同时,商务部还将今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具体举措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一系列扎实举措印证着“数字”对百姓生活的深刻改变,也将起到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数字消费成为新增长点,智能穿戴装备和电子音像制品分别增长30.9%和23.4%。

数字消费领域增长空间广阔,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亟待补齐的短板弱项。举例来说,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又如,适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的智能技术相对欠缺,专用智能化终端产品仍显不足等。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从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入手,立足区域禀赋、资源优势,在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数实融合、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努力实践、深入探索。唯有如此,数字消费才能在拓宽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