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龙:工匠巧手助力“富矿精开”

贵州安龙:工匠巧手助力“富矿精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2 19: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2 19: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石材产业园内,贵州玉林石材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异常繁忙。在这里加工好的石材将发往广东、福建等地。

“安龙被称为‘中国木纹石之乡’。在这里,所培育的劳务品牌石材工匠为石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厂里每天有60多名‘产业工人’在生产线工作。”贵州玉林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玉说,仅去年,公司实现产值5290万元,销售收入4455万元,交税86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产能约10万平方米,产值突破1200万元。

“经过培训后,我和丈夫成了石材工匠,两人都在厂里上班。每月收入加起来超过一万呢。”家住安龙县五福街道的罗明金提到如今的工作,言语中透出满意和喜悦,也为成为一名石材工匠而感到自豪。“厂里还不时组织培训,我们也在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呢。”

企业和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由安龙石材协会打造的劳务品牌——安龙县石材工匠,已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为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将安龙的石材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流石材品牌,助推贵州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2013 年 5 月,安龙石材协会成立,开始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的石材工匠队伍,以推动安龙石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统计,目前协会已有石材开采矿山会员18 家,石材加工厂会员14 家,年加工能力达千万平方米。

安龙石材协会加大对劳务品牌——安龙石材工匠的建设,协会开展“产训融合”的培训模式,邀请采矿工程硕士等专家进行面对面授课,免费为学员开展石材开采与加工技术专班培训,以不断加强石材产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石材行业从业人员对于现代石材矿山开采技术工艺应用,努力提升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产业设备改造升级,提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增强石材产品附加值。

“石材工匠要做到精益求精,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让每一道工序都做到精准和极致,打造高质量的石材作品。”参加培训的贵州玉林石材厂绳锯工周游说。

目前,安龙石材协会制定了石材工匠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树立安龙县石材工匠品牌,铸造安龙县石材工匠行业品牌标杆。其中短期战略为延伸产业链,利用自身石材生产中产生的泥浆、废渣及锂电池生产中的废匣钵等废物材料,提取钙、镁系列品牌战略。长期战略规划为以安龙县石材工匠为主体的多元化品牌战略。

据悉,协会每年都会制订年度品牌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分解至各部门,并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经营责任书等。近两年,协会已带动就业2万余人,主要生产产品为大板、规格板、薄板、石材工艺品、马赛克、文化石、石材雕刻等。2023 年完成产值23500万元。

安龙石材工匠是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力打造的“安龙加油雁”系列劳务品牌之一,目前已逐步成为当地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现如今安龙石材企业18家,石材年销售产值达5亿元,石材产业发展实现了“由散乱小向高端化转变、由粗放型向绿色化转变、由无序化向集约化转变”的可喜转变。下一步,安龙县人社局将聚焦全县重点产业,持续做好“安龙加油雁”系列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和发展提升工作。(龙云|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