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俄黄金经贸合作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17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近年来,在中俄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不仅在政治互信上达到新高度,在经贸务实合作方面也跃上了新台阶。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刷新了历史记录,根据此前确立的目标,2024年双边贸易额将继续提升至超过3000亿美元,中俄双边贸易成色十足,全方位合作项目遍地开花,持续打造中俄黄金经贸合作,将有力推动两国经济增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俄双边贸易“成色十足”

中俄两国贸易不仅在量上取得长足进步,在质上更是成色十足。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发展报告(2023)》指出,两国经贸显示出强大韧性,实现了量质齐升,贸易结构加速优化。2023年,俄罗斯已超过德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成为继美国、日本、韩国之后的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今年1—4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7%,达到765.8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

中俄贸易额持续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两国政府高层的密切合作以及企业之间日益紧密的商业联系,致使两国经贸往来再创新高,各领域务实合作蓬勃发展;二是跨境电商、智能升级、绿色发展等成为新的增长点,正成为双边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两国能源资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传统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尤其是能源合作为保障中俄贸易量的持续上升增加了重要砝码。

能源贸易“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

在中俄两国贸易结构中,能源贸易发挥的“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过去一年来,两国高水平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效显著,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07亿吨,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来源国,这对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重大合作项目稳步推进,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徐大堡3号、4号机组等工程建设有序实施。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密切合作仍将持续推进,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新项目正在酝酿。“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对深化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至关重要。目前,双方企业正就项目技术、商务、合作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开展商谈。

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全方位合作遍地开花

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包括经济结构互补、市场互补、技术互补、劳动力互补等。随着两国间投资和项目合作稳步推进,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的潜力和互补将得到更大程度释放并成为新的经贸合作增长点,助力两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的显著特点是大量使用本币结算。2023年中俄贸易中,90%以上是用本币结算,其中卢布占33%,人民币占60%,其他币种占7%。虽然这种情况与目前地缘政治形势不无关系,但仍具有历史意义。同时,中俄贸易中的本币结算实践也为国际贸易,尤其是金砖国家间贸易结算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中国对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从绿地投资向参股、并购等多元化方向转变,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在俄各类经贸园区持续涌现,中资企业积极探索在俄本地化生产。两国各领域重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黑河界河公路桥、同江界河铁路桥陆续通车,“滨海1号”“滨海2号”陆海联运国际交通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欧班列等互联互通项目正在推进。

跨境经济合作区正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位于绥芬河的跨境经济特区的建立不仅是我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互动对接的具体证明,也是东北振兴战略与俄远东大开发战略联动的典范。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的繁荣,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中俄经贸的稳步增长,也将不断拓宽贸易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新光

【责任编辑:涂恬】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