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提到的长安便是现在的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杜甫草堂在成都,现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圣”杜甫在此创作诗歌240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中国诗歌巅峰的代表人物李白出生在四川省江油市,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生活了24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珍贵的文化遗迹。踏上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便可一睹西安、成都、江油等文化名城的诗歌古韵,远离城市喧嚣,停下匆忙脚步,邂逅无限诗意,感受诗酒趁年华的岁月静好。
“高铁+诗歌”融合沿途人文特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发展高速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铁站是在高速铁路沿途建设、为高速列车服务的火车站,往往作为当地地标性建筑被人们提起,自带高关注度和话题流量,建筑风格与当地人文特色所融合,带给旅客的第一印象,往往贯穿整个旅程。铁路部门将诗词大会“搬进”高铁站,推出来“诗歌高铁”“列车诗会”等“高铁+诗歌”特色旅行服务,将旅客们当作传播的媒介,这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就是民族自信的体现。“高铁+诗歌”让广大旅客从漫长的等待、乘车、消磨时光转向欣赏文化作品,对旅客们而言不仅增加了旅程的附加值,更让旅客了解当地人文特色,让旅途更有文化氛围。
“高铁+诗歌”让旅途诗情画意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人们追寻“诗和远方”、透过文化看历史的同时,也得以品鉴埋藏在诗词歌赋里的传统文化。诗歌无处不在,值得带着心灵去旅行的还有“东坡故里”的眉山,四大名楼所在地等城市,高铁将一座座人文之城穿针引线。沿途丰富的诗歌文化和旅游资源,既打造古今同辉、文旅融合的人文之城,又加速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早在成绵乐客专开通初期,铁路部门就根据沿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联合邀请成绵乐客专沿线诗人乘车,开展“诗意高铁·桃花驿站”采风联谊活动,自那时开始,诗歌文化走上动车组,悄然改变着旅客单一乘车的交通模式,让旅客旅途充满诗情画意。
坐着高铁感受中国“速度之美”,坐着高铁领略华夏“山河之美”,坐着高铁探寻中华“文化之美”。西成高铁让“巴蜀文化”与“秦汉文化”双向奔赴,“高铁+诗歌”拓宽了“高铁+”模式,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新篇章。(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