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中药材“链”通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14 11: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4 11: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下,虽然已经过了山茱萸的收获期,但是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米坪镇秧田村林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对冷冻库储藏的山茱萸剥皮去核、分拣晾晒,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之前主要以种植、收购为主,今年我们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收储运一体化冷冻库,延长了药材产业链条,形成了集种植、加工、运输、冷冻、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米坪镇中药材冷冻储备库负责人乔思清说。

米坪镇把中药材作为富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明确了建设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强镇、全国最大的山茱萸交易市场、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一镇”“一市场”“一基地”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积极延链补链强链,补齐“断点”,打通“堵点”,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全镇拥有规上中药材加工企业2家,小型饮片加工厂1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7家。

如今,走进米坪镇中药材交易市场,一街两行的中药材门店蔚为壮观,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市场年均交易量超10000吨,交易额超10亿元,其中,山茱萸年均交易量占全国交易总额的70%,镇域常驻中药材购销商户100余家,经纪人达3000余人。

“以前我们村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两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拉长,在外面打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现在很多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米坪镇行上村党支部书记金星说。

王世荣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他种植的山茱萸全部被仲景宛西制药收购,一年收入10万多元。在米坪镇,越来越多的群众嵌入到中药材产业链中,借助中药材产业走上了致富路。2023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000亩,产值突破10亿元。70%的农民从事中药材生产,人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药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