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以“四关”助推网上信访受理法治化

厦门以“四关”助推网上信访受理法治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5-08 17: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没想到在网上也能收到这么详细的回复,心里有数也就不担心了。”今年3月中旬,家住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的陈某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此前,他因“村改居”后的自建房未完工而无法在限期里办理国有不动产权证,情急之下通过网上平台,向厦门市信访局反映该问题。

收到诉求后,厦门市信访局网上信访经办人员依据有关单位的职责,经综合研判将此件同步转交市资源规划局和同安区。随后,市资源规划局召开专题会议,对该信访问题及同安区“村改居”区域内存在类似情况的事项进行共同研究。在明确可以办理的情况下,市信访局推动市资源规划局与同安区政府召开现场化解推进会,邀请陈某面对面告知工作进展情况,并达成共识。此后,信访人通过网上信访平台即可查询办理进度。

近年来,网上信访已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厦门市网上信访量占全市信访总量超过八成,“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在畅通网上信访“快车道”的同时,厦门市信访局严格遵循依法处理信访事项“五化”“四到位”路线图,聚焦信访事项的“最初一公里”,严把“入口关、分流关、责任关、反馈关”,做到“又快又准”。

在信访事项“入口关”,厦门市信访局严格执行“一全二准三细”标准化操作流程。“全”即及时、全面登记信访事项;“准”即根据信访事项的主要诉求和目标,精准区分建议意见类、检举控告类、申诉求决类三大类信访目的;“细”即精细研判信访事项,严格落实“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突破以往有诉即转的固有模式。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难在分清诉讼与信访的界限,做到转办准。为此,厦门市加强信访部门与政法部门的沟通联系,着力把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中分离出来,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事项由政法部门按法定途径处理。为确保依法分类准确到位,厦门市信访局实行“双研判”机制,信访部门对是否纳入法定程序办理作“预先研判”,有权处理机关依据职责对接收的信访事项进行“二次研判”审查,并及时告知信访人接收情况及处理途径和程序,让解决诉求的法定途径更加清晰。

为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落细落实,努力让群众信访的“第一站”变成“终点站”,厦门市信访局还开设小班化实操训练,把明责、尽责、追责等要求贯穿信访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实现渠道畅通、流程标准、责任覆盖、闭环高效。

“高架桥施工让村道变窄且坑坑洼洼,已造成村民车辆损坏,请相关单位尽快处理。”厦门市信访局接到翔安区某村村民的投诉后,依据道路权属、施工单位等实际情况,将该信访件转至厦门市交通局、翔安区政府、厦门路桥集团处理。随后,市信访局持续推进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向信访人答复。针对其提出的高架桥建设周期、设置临时便道、车辆受损等问题,有关单位均依据各自职责逐一作了详细说明,并积极协调车辆维修、补偿事宜。不久,网上信访平台收到了信访人的“五星”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信访局创新打造近邻信访评理新模式,利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网络“信访评理室”搭建释法说理的平台,在与群众“心贴心”的交流过程中,倒逼责任单位依法履职尽责,先后评理化解各类矛盾4394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让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发挥好信访‘晴雨表’作用,根本目的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厦门市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通讯员:杜米吉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