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 革命老区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中国日报5月1日电(记者赵欣莹 沈文迪 通讯员张健兴)近年来,革命老区同时也是风景秀地的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壮大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牧歌”。

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 革命老区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02 1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日电(记者赵欣莹 沈文迪 通讯员张健兴)近年来,革命老区同时也是风景秀地的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壮大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牧歌”。

走进位于会昌县周田镇的一家农牧肉牛养殖基地,牛叫声此起彼伏,一排排钢结构的标准化牛舍,如同“联排公寓”映入眼帘,工人正驾驶喂料机沿着食槽投放草料,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正低着头悠闲地咀嚼。

“我们给每头牛都戴了电子耳标,这种传感设备可以记录并上传每头牛的体温、行走的步数等信息,体温一旦超过39.5摄氏度(肉牛正常体温的上限),系统就会报警。这样我们的养殖人员、兽医等就能提前一两天察觉到牛的异常并进行及时处理,而不是等到牛开始进食减少才觉察到它们的不对劲,从而大大程度了肉牛患病或者死亡带来的损失,”这家养殖基地负责人刘伟告诉中国日报记者。

“在当地政府大力招引下,我们去年到这里投资。目前有500多头肉牛,计划今年肉牛存栏达到1000头,出栏1500头。预计营业收入达4000万元。”刘伟说。

会昌县周田镇畜牧站站长汪云说,会昌县地处丘陵地带,丰富的林草资源意味着养牛具备了较为充足的饲料来源。也因如此,会昌当地农户过去几乎家家养牛。此外,由于会昌东邻福建、南靠广东,所以过去常有来自这两个省份的客户前来买牛,会昌当地也因此出现了一批“牛经纪人”,俗称“牛贩子”,负责对接客户需求、买进卖出。

但汪云也告诉记者,那时的农户养牛,多是用来拉犁耕地,或者零散地卖给来自其他省份的客户,并没有明确的产业概念,也没有形成一定规模。

现如今,会昌已基本形成以肉牛养殖、肉牛交易与屠宰、牛肉加工与销售为主要支撑的肉牛全产业链。2023年,该县肉牛出栏6.33万头,增长14.2%;年底肉牛存栏8.68万头,增长16.8%;肉牛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5亿元,成为该县农业首位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实习生刘沈时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