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现代化铁路建设添动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5 14: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铁在领跑世界的同时,不断研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由国铁集团牵头实施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前正全面推进,这是瞄准高铁发展未来,努力实现高铁更高速度商业运营的关键举措。(央视新闻)

中国高铁是自主科技创新的成功范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已构建了完备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拥有了成熟的运营模式,中国高铁以势如破竹之势加速奔跑的同时,也带动周边产业从研发、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链条协同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中国高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从最开始时速200公里到如今的350公里,未来将开启时速400公里的新时代,中国高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一步都在印证中国高铁的创新实力。尤其是新建CR450动车组样车,它以机械手实现零缺陷焊接、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运营时速提高50公里、研制17项新技术部件样机等创新成果书写着“中国速度”。中国高铁释放出一系列的科技效应,在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能量。

科技创新,中国高铁助力产业链提质升级。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在高铁大市场被广泛应用,高铁产业链也形成了全链条协同发展。含有稀有金属的永磁材料、更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功率更高的永磁电机运用在高铁上,让机械、冶金、电力电子、化工、信息控制、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众多领域企业的技术得到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我国已经在长春、青岛、株洲等地建成了与高铁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国铁集团也牵头组建了铁路行业内外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铁路科技创新联盟,使高铁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提质升级发展,也为后续更多共赢合作展示出蓬勃生机。

创新见活力,科技添动力。我们坚信,中国铁路稳步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会继续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的优势,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更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体系提供强劲动力。(文/王永圣、任灵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