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井冈星火》:用革命精神熔铸文艺创作新范式

电影《井冈星火》:用革命精神熔铸文艺创作新范式

来源: chinadaily.com.cn
2024-04-23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22日电 近日,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电影局)以及中共吉安市委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江西电影制片厂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井冈山西江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井冈星火》研讨会在京举办。

该影片由周耀杰执导、王玮担任编剧、郭广平等主演的革命历史影片,生动书写了"革命摇篮"中的红色故事。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一部有高度、有厚度、年轻态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井冈星火》高度还原了真实历史情境和人物群像,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制作的新实力。影片将伟大革命理论融入极致的影像艺术中,熔铸出文艺创作的新范式,并在贴合年轻人审美习惯的同时,实现了精神传承跨越时空的震撼力量。该影片在创作思路、艺术表现、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得到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肯定与盛赞。

影片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实为故事依托,用光影艺术再现了秋收起义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闯出建军、建政新路的革命斗争故事。影片中营造的环境、出场的人物以及讲述的情节都与史实高度吻合,在历史空间的创构上抵达了不凡之境。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黎隆武表示,近年来江西组织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以发生在江西红土地上的革命历史为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创性。《井冈星火》延续了精品文艺创作实践,真正做到了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与电影艺术的相互借力、相得益彰。作品发挥出了红色资源的激励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新时代红色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共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看来,这部影片具有特殊意义,是一部带有故事性、纪实性的作品,也是江西井冈山的响亮文化名片,更是党史教育的极好教材。影片不仅叙述历史,忠实于历史,更是通过以人带史的创作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诠释思想价值,"我们主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多样化,就是要以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进行整体把握,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影片全景式地再现了当时人民和革命者们艰苦的生活和无尽的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水平制作技术和创作实力,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抹新的亮色。

《井冈星火》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史实讲道路、以人物讲思想、以影像塑美感。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海洲表示,全片用坚实的历史事实,讲述出革命形势混沌不清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何以星星之火而燎原。此外,作品在革命人物和革命影像的塑造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让当下观众深入了解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编辑戴小明指出,《井冈星火》在中央党校已经获得了观影领导干部的一致好评。这部作品一脉相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时代作用;一以贯之,着力呈现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一往无前,不断擘画伟大复兴的美好图景。他期待,未来中国的电影工业能生产出更多像《井冈星火》一样的主旋律电影作品,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直击灵魂的精神洗礼。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指出,红色题材是常写、常拍、常新的主题创作,拥有家国情怀的电影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踔厉奋发。《井冈星火》是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之艰的真实写照,也真切再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斗争的生动场景。鲜活的党史故事、"人民至上"的人物塑造、动人的音乐以及现代化立体化的拍摄手法,都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让人既感受到革命斗争的高潮迭起,又感受到红色故事的娓娓道来,对今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主流价值电影的创作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内涵。电影《井冈星火》将这一伟大革命理论融入影像故事中,用高水准的编排和演绎,生动地回答了"井冈山道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具有什么内涵、价值意义何在,以及历史道路与当下时代的关系等深刻的理论问题。

原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电影《井冈星火》顾问肖裕声少将着重强调了电影的理论深度。他认为,这部影片首先向观众阐明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军问题上的伟大创新和历史意义。人民军队与旧军队有何不同?应该为谁打仗,为谁服务?这些"千年之问"在影片中用艺术的形式做出了回答。其次,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应该怎么建设?影片把毛主席的建军思想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等几大体系都融入了电影当中,通过艺术的形式有机地进行串联。从这个意义上看,该片远远超越了一部电影的意义,而是堪称一部影视形式的党史教材。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张思涛高度肯定了电影的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他认为,这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次用纪实的电影手法全面完整地反映了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走上井冈山的历史过程,既有创意,又有新意。电影用类似编年史的手法进行书写,在选材时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结合在一起,更完整、更深刻地反映了我党建军过程,也更深刻地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我国重大题材电影的创作中都具有特殊的、突破性的意义,是用电影艺术的方式教育下一代、传播红色党史军史的优秀范本。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则强调了影片在精神诠释方面的精准和到位。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步,因此拍好这段历史也显得十分重要。影片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进行创作,精准地传达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一次极其出色的创作实践。

不同于以往的同题材影片,《井冈星火》在艺术创作上反复打磨和创新,使影片叙事和画面更贴合年轻人的"观影口味"。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青年,他们的情感和命运与战火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出一代革命先辈的信仰之坚。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李春利指出,这部影片最让人惊喜的是拉近了历史人物跟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伟人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在革命的初期,也是一个年轻人的形象,没有印象中那些伟人惯常的动作,但人物的初心和追求是和年轻人共通的。"她认为,这种沟通来自于三个方面,即人心、人性和人道。这三个方面不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一问题,也让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变得接地气,更能被现代年轻人理解和接受。

《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也认为,这部影片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一方面是扬长避短、避实就虚,通过文戏的张力来讲故事,实现"以小搏大"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得非常精彩。影片在类型化基础上,突出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拍出了一部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的好作品。

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血脉和力量的传承。影片创新的艺术呈现能够激发当代年轻人更广泛的心理共鸣,让革命精神跨越时空进行了传承,为当下的中国青年提供砥砺前行的动力和信念。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