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再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试点 推动数字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17 16: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教育内涵式与跨越式发展,聚焦“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范式与支撑技术,聚力支持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智能技术与乡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邹城市教体局积极申报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应用项目并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教师能力评测与精准辅助示范应用研究。

4月12日,邹城市召开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区域试点(邹城)启动授牌仪式。北京师范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项目专家团队,邹城市教体局相关领导、科室负责人、各学校分管校长、全体教研员和信息化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邹城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月致辞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邹城智慧教育发展情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柯清超与李月签订了项目合作备忘录,总项目组代表柯清超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特聘研究员李晓庆分别为邹城市和16所示范学校授牌。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科技部项目示范应用指导专家米桥伟对示范应用项目进行了介绍及工作计划的汇报;李晓庆结合现场演示的方式,进行了示范平台应用指导。

济宁市电教馆副馆长孔德法应邀出席并讲话,对邹城在智慧教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近年来,邹城坚持高点定位,不断创新发展思路,通过统筹谋划、多元协作,积极开展教育云网融合和精准教学实践探索,与高校深度合作,扎实推进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希望能够以本次示范应用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具有邹城特色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为乡村教育振兴和教师专业发展贡献邹城经验。

随后,柯清超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路径”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深入剖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数字素养与能力的新要求,详细阐述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发展模型与教师数字能力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提升方向。

据悉,该项目是科技部立项的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2YFC3303600),由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承担。在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该项目基于“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核心理念的教育范式,在对农村网络联校场景理解与教师多维度教学能力评测的基础上,从备课、资源等方面提供可以直接嵌入实际教学过程的机器智能,利用人机协同方式对教师进行精准辅助,实现智能生成教学方案、智能测评教师教学能力等应用,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助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的落地将为推进邹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全面助力,为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路径,在乡村教育振兴领域开创科教融合新局面,通过智能技术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片由骆春华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