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演出市场精彩纷呈 “舞剧热”彰显中华文化生命力

一季度演出市场精彩纷呈 “舞剧热”彰显中华文化生命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5 15: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90万场,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票房收入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87%,全国演出市场开局势头向好,在场次、票房、观演人数三个维度实现开门红。

近期,专业剧场演出热门剧目内容丰富,观演消费热情不减。原创话剧《苏堤春晓》以宋韵美学为基调,融入当代审美带领观众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舞剧也呈现明显的“扎堆儿”现象,《红楼梦》《李白》《只此青绿》《孔雀》等多部原创舞剧均在上演。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编导 周莉亚: 整个的舞台特别像一个卷轴,所有的画面是转着出来的,所以其实就是一个展卷的过程,让观众能够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去穿越千年。

此外,全国多地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通过表演艺术联动多种业态,打造新场景新体验,润物无声地让人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城市文化再添新景。

民族舞剧《红楼梦》以青春视角致敬经典

记者在采访发现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原创舞蹈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爱。目前,曾获得第十三届“荷花奖”的民族舞剧《红楼梦》正在全国多地演出。自2021年首演以来,至今巡演已超160场。

01:27

确认 取消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该剧用黛玉入府、元妃省亲、宝钗扑蝶、探春远嫁、宝玉丢玉等故事将《红楼梦》原著串联,摒弃常规的围绕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爱情线的传统叙事方式,而是着重刻画金陵十二钗这一青春少女们的群像,体现她们在大观园中所发生的悲欢离合。

舞剧《红楼梦》在舞美、服装设计等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复古风的道具与唯美的舞台设计,每一次定格,舞台画面都犹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舞剧《红楼梦》服装设计 李昆: 我们通过文化的了解,去参考孙温的画本,还有一些京昆戏曲的元素,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设计。

舞剧《红楼梦》在中国舞的基础上,加入了云步、水袖等戏曲元素,展现中国古典舞美学。在舞剧高潮段落,年轻的主创们加入了现代舞的表达,与前面十个传统篇章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

舞剧《红楼梦》出品人 廖屹 : 我们这个版本的舞剧突出了“民族”两个字,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舞剧里得以呈现,尤其是以青年艺术家的视角来呈现,所以更容易被年轻观众接受。

“舞剧热”彰显中华文化生命力

今年以来,火爆的舞台演出中,舞剧占据半壁江山。如何将舞剧经典改编做到传承与创新并重,青年导演、舞蹈家如何挑大梁?也是舞蹈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的。

01:37

确认 取消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随着越来越多“爆款”舞剧的出现,“舞剧热”日渐成为演出行业的常态。《红楼梦》上半年排期满满当当,《李白》巡演获得诸多好评,《只此青绿》《诗忆东坡》成功出海,《咏春》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冯双白: 这些舞者们有全新的创作理念,他们努力去实现双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舞剧创作者们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被传统束缚,通过创新性表达让传统实现了现代性转化,面向新一代的受众群体,选择以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认知特性进行艺术创作。“舞剧热”中的爆款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而观看和讨论的群体却以年轻人居多。很多青年观众甚至二刷、三刷,在观看欣赏的同时,他们还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交流讨论。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冯双白: 有好几个舞者都是自带流量,我想舞剧艺术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一个状态是非常欣喜的。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还要沉下心来认真地揣摩艺术的规律,真正深入生活,并且沉浸之中又能跳出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