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农机社会化服务助农增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08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河南省淮滨县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强化要素保障等方式,走出了一条“我种地、你收粮”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4月7日,在河南省淮滨县芦集乡高标准农田看到,飞防手们在当地支部联支部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下,将数台大型植保无人机装满喷洒药剂,随后遥控着植保无人机沿着麦田低空飞行,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大型植保无人机一字排开对麦田实施喷洒作业。

“我们今年在淮滨种植了2万亩地的弱筋小麦,清明过后,正值小麦赤霉病预防的关键时期,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统一安排下,我们今天请来了10架专业的飞防团队,对我们小麦进行了飞防,这一片有1000多亩地,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作业,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劳动作业力和效率。”正大集团淮滨县高标准农田项目负责人刘沉进说道。

刘沉进所说的公司是当地农业部门组建的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淮河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具备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农技培训等综合性服务功能,辐射全县4个乡镇(办事处),土地托管2万亩。

“通过土地全程托管的模式,进行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等‘六统一’服务模式,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100-150元;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治、良机‘五良’模式提高单产10%-15%;再者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方便于农民种田。”河南省淮滨县淮河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振旭表示。

作为全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产粮大县,近年来,淮滨县主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潮流,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集团负责“种田”、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管田”的生产格局,促进了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极大促进了全县粮食稳产增收。

“目前,淮滨县共创建社会化服务市级示范组织6家,为上万农户提供小麦生产管理和服务,全县84万亩小麦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95%以上,在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帮助和服务下,越来越多的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河南省淮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学强说道。(图/符浩 贾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