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魏革军:财政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发挥组合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魏革军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我国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组合效应,例如可以将财政贴息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相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魏革军:财政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发挥组合效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10 12: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魏革军。(受访者供图)

中国日报3月10日电(记者 周兰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这一提法的内涵和重要性,《中国日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魏革军。他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我国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组合效应,例如可以将财政贴息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相结合。

可考虑将财政贴息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魏革军在采访中指出,一方面,通过协同联动,可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实现1+1>2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政策空间,提高政策可持续性。

他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我国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组合效应。比如,在支持项目建设方面,可以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补充项目资本金,并以此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投入,实现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形成“乘数效应”,合力支持项目建设。

“在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可以将财政贴息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相结合,更好地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领域的信贷投入,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魏革军指出。

今年两会期间,魏革军提交了关于加强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提案。在提案中,他指出,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恢复,各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如果缺乏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执行力度不一致,将会造成整体效率低下,影响政策执行效果。例如,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都能帮助企业发展,但如果缺乏协调配合,可能会出现财政资金替代或者置换金融资金的情况,从而影响金融支持效果,同时还会加大财政负担;而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可以用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加大对企业的支持,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建议根据一致性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适时适度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此前,202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对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所着墨。

在魏革军看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政策内容,既包括财政、货币、产业等经济类政策,还包括非经济政策;二是一致性,各部门制定出台的政策都要服从服务于党中央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三是开展评估,对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是否与宏观政策目标相一致进行评估,以避免出现政策相互干扰、影响政策效果,甚至出现合成谬误的情况。

关于“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表述,魏革军认为,要加强宏观政策顶层设计,要将政策实施目标、措施、力度评估作为各级政府落实中央政策和出台地方政策的重要考量。

“必要时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对需要出台的政策开展评估分析,根据政策一致性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适时适度调整,推动实现政策目标。”魏革军指出。

在提案中,他亦建议,将“先立后破”的原则纳入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在一致性评估中,将政策连续性作为评估的主要原则,防止新旧政策转换期间出现政策真空和不稳定状态;将政策对经济旧动能和新增长点进行综合评判,既要防止旧动能失速,也要促进经济顺利转型;注重对经济存量和增量的影响研判,在保增量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存量改革,防止经济出现大幅波动。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