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东汉铜车马带你踏上史诗般的历史之旅

近段时间,贵州省博物馆推出的《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仍在贵阳精彩呈现,一辆来自东汉的铜车马吸引了游客目光。

贵州:东汉铜车马带你踏上史诗般的历史之旅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05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近段时间,贵州省博物馆推出的《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仍在贵阳精彩呈现,一辆来自东汉的铜车马吸引了游客目光。

这辆东汉铜车马是辎车,长1.12米,高0.88米。在古代,它被用于货物运输或供人休息。

据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何娇娇介绍,铜车马由青铜制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确装备和组织。整件文物由马与车两部分组成,所用构件多达200个以上。

“马的部分由头、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姿态昂首翘尾,三足站立,一足腾空,昂首欲奔;车的部分由驾马、轮与轴、车箱与篷盖三部分组成。车棚卷曲成U形,车后装饰着镂空的花板,车厢上不仅有席纹,还有云纹。”何娇娇补充说道。

专家表示,这辆铜马车是同类中保存最完整的战车之一,对研究东汉时期运输、青铜铸造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的亮点之一——紧扣时代主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时间为线索,以文物为载体,首次系统地展示了30万年间的贵州通史。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这是一个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重磅展览。”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线长约两公里。展出各类文物3500多件/套,其中约80%的文物为首次亮相。

东汉辎车旁摆放着一辆同时期的轺车,于1987年从贵州兴仁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并使用多种工艺组装,如镶嵌和子母扣衔接等。目前学界多数认为轺车由一般官吏乘坐,通常只由一匹马拉着,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公务用车。

李飞表示,“两驾马车”原件的首次联袂展出,让观众们一睹汉代贵州地域造型不同、功能各异的铜车马风采,全景式展现汉代贵州车马交通的繁盛景象。

此外,还有永元十六年青釉硬陶罐、播州杨氏金凤冠、鹭鸟纹蜡染衣裙等珍贵文物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青釉硬陶罐形四耳,表面施釉,小口,上刻铭文,表明它是在东汉永元十六年正月廿五制作而成。适合装酒,用于祭祀,坛子值钱二十五。这是在贵州发现的第一个有铭文的文物。

据李飞介绍,除一头一尾的序厅和尾厅外,展览共分6个部分,按时代顺序,分别是:史前时期、先秦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代贵州和清代贵州,展示了贵州地域逐步融入华夏核心的历史进程。“这是一场人文的盛宴,毫无疑问,也是全国博物馆界2024年度的重磅展览。”

李飞表示,此次展陈多次邀请知名历史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领域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大纲经多次修改完善,明确展览定位、展览结构和叙事方式,不断创新展览叙事,提炼文化内涵。

在展现形式上,利用场景还原、雕塑、沙盘、多媒体互动、图文展板、3D打印等多种展示手段与展品实物相结合,给观众极大的历史代入感及沉浸式体验,帮助他们了解贵州最新考古成就。

资深历史学家范同寿参与了展陈大纲的撰稿工作。展陈设计大纲几易其稿,反复打磨,最后才使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展览全面而又生动,不仅反映贵州历史背景,同时也突出其文化本质。

“展陈目的是让观众从观展中了解贵州是什么样的土地,这里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如何生活,以及贵州在历史上走过了什么样的道路。”范同寿介绍道。

新的展陈以时间为主线,纵观贵州的历史文化时空。范同寿说,这对史前时代的文化遗产,对5000年的文明史,都梳理得十分清楚。

作为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专家委员会组长,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表示,这次展览标志着“贵州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顾久说,展览已经实现了为初来者提供贵州的鸟瞰,重来者则对贵州感受愈加深刻的目标。

顾久强调,从展览的许多细节可以看出,历史和时间的深处仍然隐藏着太多的历史故事,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发现。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展览生动呈现了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成功绘就了一幅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进程的贵州历史文化长卷,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多彩贵州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卢雍政表示,希望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特别是广大博物馆事业从业人员,不断提升展览展陈、研究阐释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前往观展的初中生张爱檬在参观博物馆时,对两辆铜车马遥遥相望的场景印象深刻。

张爱檬说:“这种展览方式非常特别,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两辆铜车马在同一环境中对视。如果能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并追溯那个时代的记忆,仿佛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子。”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蒙爱军表示,该展览具有重要的教育目的。“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这些考古发现和遗址,留存了各地域和各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

“‘物’‘史’互证,多维度提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线索和脉络。”蒙爱军说,要加强对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考古发现的系统规划。梳理、绘制出年代谱系和地理图谱,归纳各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内容、地域特征和主要形式,选择和确定典型案例,编纂相关读物,为规划主题遗址公园、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打好基础。

蒙爱军建议组织多学科研究机构和专家群体联合协作,对各地考古遗址中有关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大势进行系统性阐释。(记者 杨飞跃 杨军 编译 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3月5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16版,国际版14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3/05/WS65e663b6a31082fc043ba8d5.html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