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中原庙会 祈福迎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03-01 15:26
2024-03-01 15: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山河遗珍】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欣

龙年春节,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来自安徽、山东、河北方圆数百公里内的群众搭乘各种交通工具,纷纷从四面八方涌进这里,谒拜“人祖”,祈福迎春。

据《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是太昊伏羲氏长眠之地,春秋即有坟墓,汉代坟前修祠,宋代建庙,开始陵庙合一。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太昊陵庙会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年前,据史书记载,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宛丘(淮阳)。他“一画开天分阴阳,推演万物定乾坤”,在以淮阳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拉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

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作为中原庙会的代表,它保留着古老的庙会习俗。2006年,淮阳“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地,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去太昊陵,已约定俗成,一进入正月,人气更旺,壮观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到春节后的农历三月初三,且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当地人们以这种自发的民间大聚会的形式,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美好春天的到来。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我奶奶都去太昊陵,记得小时候,奶奶和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起,坐着拖拉机,一早上出发,天黑时才会回来,一天的颠簸,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为什么要这样折腾自己?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太昊陵庙会,奶奶为的不是那一炷香,而是一家人的平安健康,期待开春有个好年景。”今年42岁做电子商务的周洋说,后来条件好了,他每年开车拉着奶奶去庙会。奶奶去世后,周洋依旧一如既往地驱车100多公里,在每年庙会期间,都会到太昊陵里走一走、看一看。用他的话说:“太昊陵里有着强大的气场,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拜‘人祖’、缅怀先祖功德,许个美好的心愿,做更好的自己。”

2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被确定为5A级景区,这将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和机遇。“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融汇绽放,线上线下不断融合的新业态,让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聚集在太昊陵庙会的文化盛宴上。”淮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广起说,“庙会文化,不仅为淮阳带来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经济效应,还增进了天南海北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

民俗节目“担经挑”。 淮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伏羲文化广场盛况。 淮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小朋友在伏羲礼物馆挑选礼物。 淮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5日 10版)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