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市一直致力于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为各民族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和平等参与的平台。近日,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石榴连心”调研团队赴江阴市毓秀社区、海澜集团、江阴市民促会先后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等相关工作。
调研团队在指导老师张慧卿教授的带领下走进毓秀社区,探索社区民族事务治理经验。该社区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牢牢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引导各族同胞融入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治理,在同梦同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治同享的毓秀大同中获得归属感、幸福感。座谈会上,社区工作人员分享了很多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介绍了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调研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
调研团队了解青阳镇毓秀社区活动
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社会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澜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无锡市江阴市,是国内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全国文明单位。集团现有少数民族员工2695名,涉及壮、满、回、土家、苗等43个少数民族。多年来,海澜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民族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近年来,海澜集团“多一克温暖”行动已走遍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23个省,200余个地区,1365所学校,为各民族孩子和老师们送去温暖。海澜集团依托“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四共”理念,获评省民委精品红石榴家园。海澜集团正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民营企业统战特点、融合地方特色的民族工作新路径。
调研团队参观海澜集团“红石榴家园”
在江阴市少数民族活动中心,调研团队一行先后参观了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室、民族团结促进会宣传展示墙、书画室、阅览室等场所,详细了解民族团结促进会历史沿革和活动中心的功能设置。近年来,民促会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项重点工作中,支持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在“红石榴就业行动”和对各族员工的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团结服务好新来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座谈会上,赵东会长表示,江阴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始终坚持一条主线,聚焦五个关键,不断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江阴篇章,不断为江阴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添砖加瓦。
调研团队与民促会成员合影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石榴连心”调研团队深入江阴市开展一系列访谈调研,获取大量民族工作一手资料。团队将在后续研究中持续开展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总结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石。(吕心如 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