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 |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应予彻查 岂能不了了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2-28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继瑞典之后,丹麦2月26日宣布结束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成为第二个宣布结束调查的国家。

丹麦承认,由哥本哈根警方和丹麦安全部门联合进行的调查发现这起爆炸事件确系“蓄意破坏”,但是“证据不足”,难以在丹麦提起刑事诉讼。

在此之前,瑞典于本月初也结束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结论相同,也认为是人为破坏,甚至可能是国家行为,但拒绝指认罪魁祸首,表示瑞典没有管辖权。

不仅如此,两国对调查材料严格保密,不予公开。瑞典表示,已向德国当局移交了 "可用作证据的材料",德国调查目前尚在进行当中。

瑞典在宣布结束调查时说,由于肇事者没有对瑞典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瑞典不再追查此案。但德国的国家安全,至少是能源安全,已经受到威胁,因此德国应该勇于说出真相,指出真凶。

丹麦和瑞典的调查匆匆结束,西方国家对此也保持沉默,与一些西方国家在爆炸发生之初立即大声地指责俄罗斯是幕后黑手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国家习惯于将许多错误归咎于俄罗斯,如果确有证据支持他们的指控,他们不会不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早在2023年3月,当俄罗斯提出在联合国主持下成立调查委员会时,有关国家阻挠对“北溪”爆炸进行国际调查,令人怀疑他们另有隐情。

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公正的国际调查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对跨境基础设施的破坏,关系到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中方继续呼吁进行客观、专业的调查,追究幕后黑手的责任。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2月28日社论

原文标题:Germany should name pipelines saboteu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责任编辑: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