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新农人”团队探访重庆市金鳌村,采访返乡青年,聆听他们与金鳌村的故事,在如画般的“金鳌田园”中感受其振兴的奥秘。
绿水青山、瓜果飘香,民宿庭院别致、村民笑意盈盈。在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而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返乡青年的艰苦创业与辛勤付出。
特色民宿小院 “江上云栖”坐落于金鳌山上,面朝长江,是一家主营下午茶、简餐以及聚会会议和派对的休闲小店。自然分块的菜地,田间零星的小花......小院拥有绝佳的观江视线,营造宁静、舒适,充满闲情意趣的氛围;品茶谈笑间,江景山景一览无余
别具匠心 打造金鳌“桃花源”
江上云栖的老板张静给团队成员说道,2020年,出于对园艺的喜欢、对金鳌村秀美风景的向往,又恰逢大渡口政府在打造“金鳌田园”综合体项目,便来到金鳌村,打造了第一家民宿。“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人流量大了,慢慢地知名度也提升了,来我们这里打卡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我们的营业收入也相应地提高。”在采访中,她对政府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政府非常支持我们创业,帮我们解决了土地问题,还帮我们修建基础设施。”
谈及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张静分享说:“我觉得是提供好的环境。我们的植物种植非常成功,小院在修建时参考了中国园林,环境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村里人也把我们这里称作‛小云南´”。如今,“江上云栖”已成了金鳌村民宿小院创业者的模范,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慕名打卡,推动了金鳌村旅游的发展。
菜园共享 在天地间体验农耕乐趣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撒在菜地上,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画卷。各色蔬菜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翠绿的色彩交织出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块农田都被精心耕耘,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展现着农耕的艺术——漫步进“共享菜园”,便彷佛踏入了一片恬静而富有生机的绿色乐园。
“市民们花费1000块钱,就可以在菜园里认领一块自己的土地,亲自经营自己的菜园,体验农耕乐趣。”创始人牟道彬向我们介绍“共享菜园”的经营模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金鳌村民,他在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窥见了家乡发展的契机,于2019年返乡创业,秉持着“共建、共创、共享”的理念,创办了这片菜园。
“村委会了解了我的想法后很支持,在我的创业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回忆自己的创业故事,牟道彬表示金鳌村村集体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令他感激不尽。
牟道彬还补充道,参与菜园实际运营与提供代耕代种服务的村民将获得每年每块农田800元的收益。“共享菜园”的创办不仅为村子里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来源,也吸引着主城的市民来金鳌村游玩,为金鳌村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怀揣梦想 衔一片乡心还巢
在村委会工作的沈玲是一名返乡大学生,主要负责村子里行政、宣传的文字工作。大学毕业后,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也顾念着对家乡的感情,沈玲回到了金鳌村工作。
“我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小时候我们读书非常远,我想,能不能让以后的孩子们有好一点的条件读书、上学,我想用我自己的能力慢慢地改变这个地方。” 怀揣着改变家乡、让外界看见家乡的梦想,沈玲投入到村庄的建设中。她回忆过去的金鳌村,只有陡峭的梯步路和八十公分的入户路,交通非常不便利,“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风貌改造、入户便道,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都是金鳌田园综合体打造的成果,村庄巨大的改变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谈及自己的职业,沈玲向我们讲述了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老百姓非常不理解,大多数的村民靠种地为生,只要勤快会有好收成。而我们要用固定的价格把村民的地流转过来,这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她表示,自己会入户向村民们解释:只有吸引游客来到村里,才能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助力乡村的发展。“以前我们出去卖菜要用篮子担着菜走很远的路,很辛苦;而发展乡村旅游就可以实现在村子里摆摊卖菜。”即使遇到再多阻碍,沈玲依然微笑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这座她热爱、眷恋的小小村庄。
不管是青年创业者张静、牟道彬,还是返乡村干部沈玲,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金鳌村的热爱和责任。他们通过创新创业、挖掘本地资源,为乡村带来新的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金鳌村正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
作为返乡青年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的参与,需要新思路、新理念的注入。(李润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