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保供”,在严冬里守护群众岁月静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30 14:1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30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节来临,寒潮再袭,西南地区近期呈现低温雨雪天气,贵州出现冰雪凝冻,供电供暖需求显著增加。各地各部门动态评估风险形势,加大增产保供,借力科技手段,春节保电工作全面铺开。国铁成都局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煤炭的运输服务,多拉快跑,优先运力安排,在严冬里守护群众岁月静好。

心系民生,吹响服务协调的“集结号”。当前,全国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接连出现,电煤运输和储备保障情况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电煤告急、产能下降的紧张局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在全路迅速打响了发电供暖用煤“保供战”,发挥协调机构“保供办”的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发改委、各地经济运行部门,精准掌握重点企业存煤情况和运输需求,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让百姓温暖欢度春节。

因需制宜,打造运力供给的“生命线”。只有将“百姓冷暖牵于心”,电煤保供专项行动才会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元旦以来,国铁成都局对襄渝、川黔等铁路线煤炭运输做到充分满足,快运、快卸,保证对应的电厂煤炭库存充足。重庆珞璜电厂煤炭需求量持续增高,铁路部门每天开行的电煤列车比平时增加了1倍,确保了珞璜电厂库存量由原来的20天增加到48天。港口铁路运煤同样忙,提升运输效率。河北沧州黄骅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来自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大量煤炭,就是在这里由铁路转为海运,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可以看到整列车的煤炭,正加紧卸车,码头上运煤的货轮也繁忙装船。重新编组的、装载数千吨电煤的列车快速发出,沿着枢纽港口、万里铁道线驶去……解企业燃“煤”之急,在多措并举中保障了电煤保供的“绿色通道”。

积极响应,让民生更有温度。为应对寒潮,各地加大增产保供,发电企业应发尽发,清洁能源能用尽用,运输部门应优先放行、优先卸车,担起了运电煤、保民生的重大责任。铁路部门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调集充足劳力、机具,加强全程盯控,提高运输效率。据统计,国铁南宁局对电煤运输列车实行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的“五优先”组织,所辖10家直供电厂存煤达243.8万吨,平均可耗天数达33天。贵州电网公司调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该省全网火电存煤910.4万吨,水火电顶峰能力达3100万千瓦,能平稳有序保障今年寒潮及春节期间电力供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相信,在电煤保供的攻坚战中,铁路、电网、公路、海运能够强强联手,上下齐心,在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中解了人民群众的“燃煤之急”,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寒冬里暖如春。(文/钱龙、李正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