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名城,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繁荣之地。南门口,天心阁,白沙路更是昔日长沙城最繁荣的中心所在。人来人往,岁月蹉跎,如今的长沙早已变了模样。而在白沙路的喧嚣与车水马龙中,却“藏”着一座底蕴深厚的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在高楼大厦的环伺中,但车水马龙的白沙路上,在这座城市却坐落着隐藏着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宝藏——长沙简牍博物馆,虽其貌不扬规模不大,甚至不够打眼并不起眼,藏巧于拙,精彩却都藏在馆内却精彩纷呈,足够震撼。正值岁末今天,长沙简牍博物馆推出《我从简中来》品牌宣传片长沙简牍博物馆携手《我从简中来》宣传片正式发布,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先秦秦汉、三国时代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背后故事长沙故事。
长沙简牍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简牍十万余枚,是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
《我从简中来》宣传片通过筛选长沙简牍博物馆中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简牍藏品,在史料记录的基础上,将以文物活化的趣味方式,通过剧情想象与影视创意发散,挑选挖掘简牍背后人物故事,打造成3个短片——《陛下赠物》、《黄朝再拜》、《为食方》,。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片短片之间分别穿插通过长沙当地非遗文化——长沙弹词,以老长沙人特有独有的腔调去介绍简牍,既艺术形式增强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极大的地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观赏性。影片中,三枚简牍,三个故事,三段生活,分别讲述了贵族渔阳公主远嫁异地的思念、孙吴少年黄朝千年前的少年志气、两汉芸芸众生的市井烟火烟火气息……
《陛下赠物》
简牍里的乡愁
这是一个大汉公主,远嫁长沙的故事。寥寥几行字,在木简的浸墨中,写尽远嫁长沙大汉公主的思念。
此刻,新年将近,回望这一年自己从母后膝下玩闹的汉公主到长沙王后身份的转变。关山万里,江河阻断,儿时长大的巍巍宫殿,自披上嫁衣踏出长安城门城门后那一刻,便只能留下依稀梦里朦胧的背影追忆。青璧、绀缯、薰缯…来自家乡的赠礼,仿佛像儿时的呼唤,轻软而直触那颗思乡千百遍的心。长沙弹词还在咿咿呀呀地诉说她的万般情绪,到最后,她也只是将陛下赠的布匹围在身上,借此像感受家的温暖,也像以新衣期盼新的一年。望着汉陛下皇帝赏赐的家乡物件,不觉间泪眼婆娑,她是思多,还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长沙生活呢?当宫室的弦音响起,公主的她的万般思绪也铺开缠绕……
《黄朝再拜》
简牍里的心愿
这是一个千年前 ,少年追梦的故事。一封千年前的自荐信,记录了一个少年意气风发的瞬间,也写尽他心系家国的无边壮志。
孙吴少年黄朝蘸着满满的期待,在小小的名刺木简上,挥毫写下“弟子黄朝再拜 问起居 长沙益阳 字元宝”。黄朝期冀坦荡荡地问候能赢得良师的青睐,这个胸怀青云之志的少年,渴望为国献策,期盼通过望门投刺,获得展现才华的机会。他的前途究竟如何,令人忍不住猜想。这千年前的少年志气,一如这简牍,至今永存。
《为食方》
简牍里的烟火人间
这是来自汉代的菜单,详细列出了汉代人喜爱的各种美食,如烤肉、炖鸡、煮鱼,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烹饪技艺的娴熟,还反映了汉代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尽管时代变迁,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却一直延续至今,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与表达。
数枚《为食方》简牍在眼前划过,此章节打造的“普通人年味史书”,通过实拍加特效的配合方式,将简牍里具有代表性的市民面孔与极具地域特色的市井日常生活再现,一枚枚竹简背后,藏着那个时代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小小简牍所记载的长沙民生百态,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长沙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貌,不仅能够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更能够领略到古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追溯历史,长沙简牍博物馆不单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
三个故事,只是长沙简牍博物馆藏简牍中的沧海一粟,这里的每一片简牍都承载着千年故事,我们馆内还有十万余枚馆藏简牍的故事静待世界一观。